品觀點|楊渡指台灣應作為大陸走向海洋的前沿|兩岸

分享:

品觀點|楊渡指台灣應作為大陸走向海洋的前沿|兩岸

2021/07/06 17:01:43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

在貿易戰中,台積電成為中美爭相拉攏的對象,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在疫苗爭奪戰中,政府力有未及,鴻海出面洽購BNT,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

 

台灣史作家楊渡

 台商之神勇,不是今天才開始,早在400多年前大航海時代來臨前,台商的先祖——閩商就已經縱橫東亞海域,主宰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命脈,並與歐洲海商海戰商戰,顏思齊、鄭芝龍、鄭成功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喜歡從文學、人的角度看歷史脈絡、細節的台灣史作家楊渡在新書《澎湖灣的荷蘭船》中寫到,明朝時漳州月港曾發生一起船隊對撞而引起的衝突,其中有26條商船為閩商陳貴所有;試想,26條船,一次集如此龐大的貨量,在大陸以外需要多少集散地?這麼多的貨輸入大陸,要多綿密的經銷網才能消化?

 楊渡最感到驚訝的是:明朝有如此強大而有經驗的海商,既能當海盜作戰,也能當海商與歐洲跨國公司商戰,更有遍布東亞的商業人脈,怎麼明朝就不能好好運用這些民間力量,營造出一個既可以為國家創造稅收,又可以讓民間獲利,更可以讓中國經濟繁榮起來的大格局呢?怎麼如此偉大 的歷史機遇,不只如此平白溜走,還變成中國財政的負擔。明朝沒落,其中一個關鍵,仍是缺乏一個面向海洋時代的世界觀。 

 明朝缺乏面向海洋時代的世界觀,現在的台灣雖身處海島,就有「自己的」、「主體性」的世界觀? 

 台灣400多年來深受殖民主義的迫害,但卻接受殖民主義的世界觀,從殖民主義的眼光看待自己。楊渡指出,韓國稱日本入侵是「倭亂」、是「衛國戰爭」,想找回自己的主體性,台灣人卻說自己有荷蘭人的基因,過分抬舉殖民主義「建設」台灣之功,如此作為,能找回台灣的主體性? 

 在歐洲進入東亞前,東亞在明朝的勢力範圍內維持了幾百年的和平(唯一例外是日本入侵朝鮮);歐洲人給東亞帶來戰火,然後是「脫亞入歐」的日本人發動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接著是美國人帶來國共戰爭,韓戰、越戰;現在美國人又重返亞太,以抗中之名再次挑起軍事緊張。 

 在這個情況下,台灣該如何自處?以地緣優勢充當美國封鎖、打擊大陸的棋子、刺猬?楊渡指出,台灣忘了過去在東西方交流時,以大陸為腹地,作為中國與海洋國家接觸前沿所取得的重大利益。 

 楊渡指出,荷蘭占據台灣(主要是台南)最大的目的,不是寄望台灣出產的鹿皮,而是以台灣為中轉站,經銷中國內地的絲綢、瓷器、茶葉;根據荷蘭史書記載,當時荷蘭人曾經搶到一艘滿載中國絲綢的葡萄牙商船,拍賣船上的貨物獲利相當於現在的7億美元。 

 因此,楊渡認為,台灣若像現在這樣選擇作為美國對抗中國大陸的馬前卒,拋棄「以大陸腹地為腹,面向世界」的選項,不但在東亞的戰略地位大減,最終也會被美國拋棄。 

 另外,疫情切斷全球正常往來,有人因此斷言:大航海時代開啟的全球化終結,但楊渡卻以「疫苗外交」為例反駁,歐美囤積壟斷疫苗,搞疫苗民族主義,中國大陸卻輸出近7億劑疫苗(北京播銳智諮詢公司統計,截至5月17日,中國已經向國外出售了6.83億劑疫苗),推疫苗國際主義。 

 從各國角度看,中國疫苗讓中南美、非洲、印度、東協等後發展國家有了對抗歐美疫苗民族主義的靠山;即使從美國利益的角度出發,參議員桑德斯等人已在聽證會指出,美國原本只需要花230億美元捐助後發展國家疫苗,徹底緩解疫情並重啟美國的經濟,但現在卻寧可花9兆美元進行國內抒困。 

 楊渡認為,疫苗國際主義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支持讚許,又符合人道精神,證明疫情並不會終結全球化進程,但疫情後國際秩序重組,卻勢所難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