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創傷的心,也可以復原!心理師揭2重點應對創傷經驗|健康

分享:

品觀點|創傷的心,也可以復原!心理師揭2重點應對創傷經驗|健康

2021/11/12 14:40:00文/臨床心理師/助理教授 林家如

上了大學後,小美就常常做惡夢,有時候在班上,聽到同學開心嬉笑的聲音,他就特別緊張,腦海中又出現高中時被同學霸凌的情境,身體會不自覺發抖,久而久之,小美下課時會特意避開人群,找個安靜的地方待著,也不喜歡跟同學互動,對於同學的主動問候,他也會覺得對方不安好意。但他心裡是渴望朋友的,希望跟同學一起逛街、一起聊彼此的秘密。小美也知道,在這間學校,沒有人欺負過他,但他在人群中就是會莫名感到不安,無法放鬆、無法安心的交朋友。

臨床心理師林家如說明,大腦有時候就是這麼偷懶,它會很自動化地用過去的經驗解釋現在感受,尤其是伴隨強烈負向感受的經驗。在一般狀態下,大腦能理智的分析,現在是新的學校、新的同學,跟過去環境不一樣,或是覺察同學的善意,然後做出適當的判斷與反應。但是受創的大腦,對於跟過去類似的創傷情境會較為敏感,心理學中可以用被制約的概念來解釋,若以大腦運作的角度,就好像帶著你回到過去受創情境,失去了當下的連結,無法正確感受當下的自己。在治療室中,常會遇到個案談到某個經驗,或看到某個畫面,便突然有較大的情緒,即使我們都知道,現在在治療是中是安全的。

廣義來說,創傷不一定是經歷重大災難、受暴、性侵。有時候一種長期的忽視、不被重視,也會造成個案的內心創傷。曾經在一次會談中,我專注地聽著個案分享他的事,突然,他停下來,希望我不要一直看著他。進一步了解後,他告訴我,在原生家庭中他都是不被重視的,沒有人在意他的想法。若家人找他當面講話,多是責罵、批評。他告訴我,當我看著他時,他心裡一直有種會被罵的感覺,整個人感覺很不安,甚至想離開會談室。所以在治療室外的他,很少與人來往。

 

在還沒準備好前,不要急著揭露創傷經驗

有些人會急著想討論創傷經驗,的確,討論創傷經驗是有效方法之一,但這邊有兩點需要小心:第一,談論創傷經驗的過程是不舒服的,建議由心理專業人員來進行,避免造成二次創傷。第二,在談論創傷前,對於負向情緒再現,是否有適當的因應策略。

 

協助將專注力拉回到當下,可以重新訓練大腦的連結

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心理專家,但是我們能嘗試一些方式,幫助自己/他們學到好的情緒因應策略,修正不適應情緒。當受創反應出現時,協助轉移注意力,中斷負面情緒是常見方式,另外,也可以試著引導他們將專注力回到當下,重新感受自己與當下的連結。以小美為例,當他在座位上聽到同學的嘻笑聲,重現過去被霸凌的不安感時,當下可以先感受一下身體皮膚坐在座位上的觸感、看看週遭的環境、試著感受呼吸時每一次吸氣、吐氣時的變化。這目的,除了將注意力拉回到當下外,也是讓大腦重新學習、與好的反應建立新的連結。

 

這過程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大家可以先試著操作看看。若問題仍持續困擾著你,建議可以諮詢心理/精神專業人員,透過彼此的合作,慢慢療癒心中的創傷。受創的心,是可以復原的!


 

臨床心理師林家如臉書?【心理師心裡事-外掛跑步這檔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