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提出的反萊豬公投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宣示要力拼在3月達標、8月舉辦公投。去年底萊豬在立法院過關後,國民黨要靠公投,將反萊豬戰線從立院延伸到民間,然而公投過程需靠「動員」,在在考驗藍營地方的號召力。據此,TPOC台灣議題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監測發現,現階段國民黨在地方上,「反萊豬公投」聲量最高的地區仍是台北市,其他縣市則表現一般;同時也發現,相較近日吵得沸沸揚揚的「豬標章之亂」、「國產豬價上漲」,地方政府訂定「萊豬自治條例」違憲,才是號召更多民眾響應連署的關鍵。 國民黨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已劃定全台159個連署點,力拼50天內讓連署份數達標。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監測,以全台國民黨地方黨部、議員、藍營縣市首長為關鍵字,交叉比對「反萊豬公投」聲量發現,過去30天中,各縣市僅台北市聲量較高,其餘聲量均低於500。其中較亮眼的是雲林縣,在縣長張麗善的帶動下創造些許聲量,表現勝過六都的桃園市。從目前情況來看,反萊豬公投的討論仍止步中央,地方黨部、基層議員還沒「動起來」帶動聲量。日後該如何動員衝破連署門檻,除考驗中央對地方黨部的掌控外,還得仰賴有效溝通策略,才能讓反萊豬聲浪延燒。 究竟「反萊豬公投」該如何操作,才能讓民眾有感、進而挺身連署?QuickseeK快析輿情分析,以近30天萊豬議題的相關輿情來看,網友對地方政府訂定「萊豬零檢出規範」被宣告不合法相當重視,即便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台灣豬標章」、「國產豬價飆漲」、「學童營養午餐」等項目都掀起討論,但「地方禁萊豬」被宣告違憲仍占33%最多聲量。由此可見,輿情焦點並不是標章、豬價、營養午餐等萊豬進口後的「配套措施」,根本問題在於,多數國人反對萊豬進口,希望地方政府可用自治法規加以防範,沒想到政院宣告違憲,等同撕破民眾心中僅存的防護網,引發輿情反彈。 萊豬在去年12月24日立院過關後,可看出輿情已對幾個可能延燒的方向做出檢驗,其中行政院指地方政府的反萊條例無效反應最熱烈,有望成為藍軍讓反萊豬繼續延燒的基礎。2021年沒有選舉,公投被視為兩黨操兵、為2022地方選舉暖身的前哨戰。對聲勢不振國民黨來說,急需靠公投重振聲勢,黨主席江啟臣也需靠公投扳回一城、為7月的黨主席選舉累積能量;對民進黨來說,萊豬爭議若止不住,可能一路燒到2022地方選戰,面對來勢洶洶的在野黨,要如何處理民意值得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
立法院平安夜挑燈夜戰,處理攸關開放美國萊豬進口的行政命令,從上午一路表決到晚上,民進黨團最終挾人數優勢,雖有林淑芬、劉建國、江永昌等三人跑票,九項行政命令仍全數表決通過,確定明年一月一日放行萊豬,「萊豬時代」正式來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率黨團鞠躬向國人道歉,宣布將把戰線拉到明年的萊豬公投。 立法院昨(24日)處理攸關含萊克多巴胺美豬、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台灣的9項行政命令,民進黨挾國會人數優勢,否決在野黨反對提案,9項行政命令全數過關,並封殺在野黨提出萊劑零檢出等修法。在野痛批民進黨維謢食安根本是「騙!騙!騙!」。 民進黨團在表決前已做出一致投票決議,若跑票將黨紀處分,送中評會討論提名資格,但仍有林淑芬、劉建國、江永昌在部分表決時跑票。民進黨團幹事長鄭運鵬表示,跑票委員將送民進黨中評會處理。 林淑芬在臉書貼文回應,「若因堅持理念和價值而被黨處分,我坦然接受」;劉建國則說:「如果我的不一樣可以提醒行政團隊更嚴謹來面對這個事情,即使黨紀處分、不被理解或是謾罵,我一切泰然。」江永昌則說,食品基於科學及有效管控會是安全的,但需要多一點時間讓人民理解清楚。 總統蔡英文昨在臉書發文表示,美豬美牛的議題,歷經三任總統遲遲不能解決,已成為台美之間的困難貿易問題;有些人批評民進黨前後不一致,「我不能同意這樣的指控。」蔡強調,開放市場的決定,將會是未來台灣國際經貿走向世界的關鍵決定;政府會用行動確保食安,清楚標示、嚴格把關,讓大家不論在小吃攤還是大賣場,都能判斷豬肉來源,有充分的選擇自由,也能吃得安心。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昨與黨籍立委對沒能擋住萊豬鞠躬向全民道歉,並宣示戰線將拉到明年反萊豬公投。 反萊豬的精神專科醫師蘇偉碩說,人民才是國家的主權者,總統是人民選出來的國政經理人,「既然經理人違背了全體主權者的主流意見,公然對民意宣戰,我們也只好被動應戰」,跨年夜到凱道反萊豬。 台北大學公行系副教授侯漢君說,萊豬開放真正的戰場是在元旦過後,屆時各縣市政府都會透過頻繁抽查與中央相對抗,等於地方向中央全面開戰,未來輿論會延燒下去,執政黨會很難應付。
開第一槍!綠委許智傑挺藍營反瘦肉精美豬公投…幕後大解析 民進黨立委許智傑不知道是演哪齣,竟然違背黨意用大聲公說他挺國民黨推反瘦肉精美豬公投,這是真心挺還是假意在酸呢? 蔡英文總統突如其來的以一紙行政命令讓萊豬通關,雖說是時空環境不同,還說是為了與國際接軌或是換取與美方BTA的入場券,然而聞萊豬國人就色變,這此背景下,國民黨作為一個稱職的在野黨,不讓自己百年基業捲入時間巨輪之下,發起反瘦肉精美豬公投。 然而就在昨天(13日),民進黨高雄市區域立委許智傑竟透過媒體群組表示「公投是人民的權益,若國民黨可通過公投連署,個人也贊成,但體制內的審查還是必要的,國民黨應在國會嚴格要求政府 要做好科學及安全性把關」。這被說是綠營內反瘦肉精美豬的第一槍真的是第一槍嗎?細究國民黨所提出的公投是否能成案是一回事,即便是公投過關之後,能怎樣呢?想想2018年公投通過的7案(反空污、反燃煤、反核食…等),即便民意通過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