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今天的主題之前,先來分享一個最近讓姊非常、超級、十分、極度「有感」,卻一點都不溫馨的小故事。話說晚間6點多,下班尖峰時間,許多上班族正在開車回家的路上,面對混亂糾結的交通,我打開了電台廣播,心想既然都要一路塞,不如趁這時間來聽聽新聞也好,萬萬沒想到... 哈囉,我到底聽了什麼???電台新聞主播左一句陳「厶ˊ」中表示,右一句國「慘」高端疫苗開打,再時不時穿插一句然「鵝」、「鵝」且、「租」立倫、江啟「岑」...就這樣不斷迴盪在車內狹小的空間,整整一小時新聞,主播竟沒有一句話的發音咬字是對的!!! 這簡直就是比車禍現場還恐怖的「密室殺人案」現場嘛,姊的耳朵在承受無數次暴擊後,逐漸目露凶光,呼吸急促,只差手上沒有一顆橘子,能重現本土劇裡雷霆萬鈞的「爆橘拳」,姊夫在感受到肅殺之氣,完全不敢對視的情況下,終於識相地轉到音樂頻道。 好了,冷靜,我忍住想殺人的衝動,在鋪了這麼長的哏之後,終於要進入正題了(喂)。仔細觀察生活周遭,邊「聽」電視新聞邊滑手機、邊聊天邊配飯的人口,早已遠遠超越「看」電視新聞,雖如今已不像老三台時代,要求播新聞非得字正腔圓,觀眾也挺能接受國台語混雜的自然語播報方式,即便主播擁有強烈自我風格也無傷大雅,偶爾吃點小螺絲也能勉強接受...但,唯一不能「將就」的就是發音咬字,沒錯,我用了將就這兩字。 主播DNA裡最重要的特質,就是不!能!將!就!因為,只要將就一回、妥協一次、放過自己一遍,你就像犀利人妻裡的經典對白一樣,「瑞凡,我們回不去了...」除了發音咬字不能將就,對錯別字不能將就,妝髮造型不能將就,報導對象的頭銜名字不能將就,事前準備功夫不能將就,對新聞專業更是不能將就。(以上也可當作主播日常繞口令練習,哈哈) 來,請跟著姊每天大聲念10次,「南港展覽館官方網站綻放萬丈光芒」,用手機錄下來,看看要念幾次才能一字不差完全正確又流暢自然,記得別忘了配上弧度完美的露齒微笑喔。這是訓練咬字發音與臉部肌肉的一個好法子,願你早日遠離含滷蛋、ㄓㄔㄕ與ㄗㄘ厶不分、ㄢㄤ不辨、ㄦㄜ錯亂的錯誤發音習慣。 寫了半天,主播DNA只講到了開場,連正文都還沒展開,沒辦法(攤手),你以為主播這麼好當嗎?裡面的水還很深呢...以上劇情純屬「不虛構」、「沒巧合」,欲知詳情如何,請看下回分曉!今天就點一首李榮浩的「不將就」,送給正在前往主播路上的你吧。
「你為什麼想當主播?」每當被年輕學子或社會新鮮人問起關於主播之路如何展開,我都會先反問對方這個問題。 總結下來,答案不外乎是自認外貌出眾、口齒清晰流利、充滿對新聞的熱忱、喜愛在鏡頭前展現自我、想擁有全國知名度、嫁入豪門、當成進演藝圈跳板等等。 不管基於什麼原因想當主播,姊都要先潑你一盆冷水,「就算具備一切所有成為主播的條件,你也不一定能坐上主播台」,而且,就算你耗盡所有時間、賠上性命與健康,努力再努力,也不一定有用。如果這件事是你此生唯一所求,那麼,「醒醒吧,有這麼多美好事物值得投資,為何要把人生梭哈在一個完全無法操之在己的目標?」 這麼說很殘忍,卻是現實!雖然台灣新聞頻道多到眼花撩亂,但相較每一家新聞台裡的數百個職缺,主播是僧多粥少,且汰換速度快到難以想像。每年都有大批青春正好、貌美如花、學歷高人一等、不計薪水只為圓夢的年輕女孩,前仆後繼奉上自己「新鮮的肝」,每分每秒都有主播被取代、被消失,甚至被逼退,可能還來不及成為觀眾「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已經是過去式,成了「後來的我們」。 能不能成為主播,可以播多久,全非操之在己,手握生殺大權的電視台老闆或高層,可以用各種理由換掉一個人,甚至沒有理由。被換掉的原因從「收視率慘澹」、「青春不再」、「沒有觀眾緣」、「有人比你更適合」、「老闆不喜歡」、「改朝換代你站錯邊」,只有更意外沒有最意外,偏偏又合理到不行。 所以,成為主播可以是職涯中重要選項「之一」,但絕對不能是「唯一」,因為除了少數天命所歸的幸運兒、老闆親朋好友的小孩,或是擁有強大收視基礎為後盾(觀眾總是善變,要他們只為一人絕不轉台,那是天方夜譚了)。否則,就算你貌比周子瑜,腿如林志玲,妙語如珠似陶晶瑩,飽讀詩書勝陳文茜,外文流利賽張雅琴,在茫茫主播海中,也可能只是一閃即逝的煙花,甚至還沒發射就「炸膛」埋單了。 你已經先做好「隨時黯然退場」或「連上場都沒機會」的心理準備了嗎?如果你擁有強大的心臟與超級樂觀的人格特質,加上如草芥般頑強的生命力與壁虎般的再生能力,確定不會把自己的人生,孤注一擲全押下去,那麼恭喜,你已經站在主播路上的起點,姊將會以一系列的分享與提醒,告訴你該怎麼走,才能傷得少一些,並且,在終點等著你。
衛福部桃園醫院(部桃)爆發院內群聚感染,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有2醫、4護、1外籍看護、3名確診醫護家人染疫,從8天9確診的「8+9」,增為9天10染疫,疫情已經擴大至社區。 防疫出現破口,越破越大洞,也讓網路風向丕變!先前因為「開除說」遭府院黨和輿論圍攻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也從葉金川口中的「豬頭老楊」,搖身一變成為網友眼中的「先知」,今日「先知」駕到品觀點節目「觀點大人物」作客,與資深主播林容安,暢談他對「時中」的愛與怨、讚與愁。 楊志良敢說敢言,吸引各大媒體前往品觀點攝影棚採訪,滿滿的收音麥克風,幾乎要把俗稱「烤肉架」的麥克風聯訪架給壓垮,甚至還有女記者為了採訪,直接跪在地上紀錄楊志良的發言內容。 楊志良在「觀點大人物」中,有哪些辛辣發言?針對部桃疫情連環爆,他鐵口直斷「如果阿中完全照他原來那種方式的話,那將來兩三個月內會一塌糊塗」。 被主持人問到,是否覺得阿中部長「偶包」太重?楊志良對著鏡頭向陳時中喊話,希望他效法總統蔡英文的名言,謙卑謙卑再謙卑,不要再繼續雙標。不小心說溜嘴公布部桃醫院的罰款,還有新冠肺炎病毒篩檢自費,這兩筆錢要自己拿出來付。 至於老朋友,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在Line群組裡罵他「豬頭老楊」,楊志良則一笑置之說,那是非常好的朋友,說話才能這麼直白,不過當時如果葉金川再繼續爭辯下去,他真的會罵三字經。 發言大膽辛辣,尺度破表,精彩影音內容請鎖定今晚八點「#觀點大人物」。
北部某醫院爆發國內首起醫師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再傳染給護理師女友,從第一時間爆出消息到例行記者會公布訊息,再到逐步更正染疫醫護足跡,關鍵24小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的「防疫感控SOP」,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打出了90分的高分。 洪子仁副院長,參與品觀點節目「觀點大人物」錄影,與資深主播林容安對談,一位是出身公衛體系的行政醫療防疫專家,一位是曾歷經2003年SARS新聞第一線洗禮的資深媒體人。兩人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星期一(1/11)晚間小道消息在網路引發騷動開始,到星期二(1/12)下午,指揮官陳時中召開記者會說明處理進度與公佈足跡,再到晚間修正案838與案839醫護情侶檔足跡,一連串的危機處理給予高度肯定。 洪子仁表示,很多人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該更早一點公布相關訊息,但從公衛的角度來看,所謂的防疫必須同時兼顧經濟跟生活,整個疫情必須掌握到一定程度的疫調再公布,以免引起民眾不必要的恐慌。 由於醫護足跡一開始訊息紊亂,到底有沒有去過大江購物中心,也幾度修正,網路上開始出現酸言酸語,各種冷嘲熱諷不斷,嚴重打擊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士氣。洪子仁認為「獵巫」大可不必,醫護人員以肉身面對無孔不入的病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必須要有很強大的心理素質,希望社會大眾多一點同理心,以鼓勵代替苛責。 醫護染疫事件還沒落幕,全院四百多人經歷第一次採檢,三天之後還需要進行二篩,確保無感染之虞,社區接觸的疫調與採檢也在持續進行中。洪子仁指出,若14天之後沒有爆發出新的疫情,這次院內感染的事件應該可以就此打住。 更多相關訊息及影音內容,今晚(1/13)八點請鎖定品觀點YouTube頻道,將會有完整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