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連假4天將至,近期疫情升溫,內政部呼籲民眾分流祭祖掃墓,勿集中於清明節當日。 內政部長陳宗彥表示,各地納骨塔須採總量分流管制,並於戶外搭棚祭拜;宗教繞境方面,所有參與繞境活動者均須接種3劑疫苗,且活動中不得鑽轎腳或搶轎;沿途提供餐點者,須以盒碗或密封包裝,以降低染疫風險。 有關繞境遊行以外的其他宗教集會活動,還是維持原來的防疫規定,例如500人以上活動須事前提報防疫計畫、須落實實聯制、量體溫等共通性防疫措施、宗教住宿場所除同住家人外限1人1室、舉辦宴席不得逐桌敬茶敬酒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2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7例本土個案及152例境外移入,其中9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 今日新增152例境外移入,分別為越南62例,印尼23例,香港及泰國各5例,日本、新加坡、德國、荷蘭、韓國、以色列、菲律賓及美國各2例,南非、英國、巴基斯坦、中國、波蘭及澳大利亞各1例,另35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18日至30日。
清明連假,不少民眾安排要去掃墓祭祖,除了有幾項禁忌需要注意,命理專家小孟老師,也幫大家整理了不宜掃墓的「10種人」,像是孕婦、感冒中的人、愛罵髒話的人等,雖然不用全盤相信,但也盡量避免,以免誤觸「走衰運」。 小孟老師於臉書粉專呼籲,清明節十大禁忌要當心,小心祖靈不高興,包含不要隨意進出老宅、下午5時前完成掃墓、外人不要隨便拜及不能拜的水果等。 其中比較特別的禁忌為「掃墓完不宜直接回家」,小孟老師解釋,掃墓完身上容易有穢氣與陰氣,「建議掃墓完到附近熱鬧的地方走走再回家。」 另外,在墓地時不宜攝影拍照,以免照到不好的東西,也對祖先不敬,更提醒拍照不可以拍到祖先名字,「小心把祖先留在人間。」 小孟老師建議,家中有祖先牌位的人禁慾、禁打麻將,電視與音樂聲音要轉小,因為「清明節祖靈會回家……以免打擾祖先。」另外,當日壽星為喜氣,最好不要掃墓以免沖煞,若真的想去掃建議帶艾草去拜拜。 小孟老師還整理出10種不宜掃墓的人: 1.準備結婚或剛結完婚: 有喜氣之人不宜掃墓,因為喜氣屬於陽,掃墓為陰,容易沖煞對情感易有傷害。 2.懷孕中人: 懷孕中的人不可以去掃墓,容易身體招惹不乾淨的氣場影響自己的胎兒,科學講法也擔心孕婦容易受風寒或跌倒。 3.喜歡穿紅衣的人: 掃墓不宜穿著太艷麗,若穿著太紅容易讓祖靈較刺眼無法得到祖靈加持。 4.0-3歲的小孩: 0-3歲的小孩氣場比較不足,容易引來周遭好兄弟的干擾,若你的小孩太可愛,容易被好兄弟喜歡回家容易感冒生病。 5.感冒中的人: 感冒中的人或正在抗癌的人,身體較為虛弱,若這時還前往掃墓容易吸收到不好的氣場,因此感冒中人僅量避開掃墓。 6.正面臨家產紛爭的人: 正在爭吵家產的人避免前往掃墓,以免祖先生氣,科學說法是當你心中有所怨氣,容易吸引到更強大的負面磁場,掃墓完之後容易罹患憂鬱症。 7.80歲過後的人: 80歲過後的人磁場比較輕,容易掃墓完身體不適或染上風寒。 8.愛噴香水的人: 愛噴香水的人掃墓容易吸到眾多磁場,因為好兄弟與山靈喜歡聞香氣,因此掃完墓後你也容易帶一些不潔磁場回家。 9.早上誦經的人: 喜歡一大早就誦經的人要注意,當你誦完經後會有佛的磁場,當你有佛磁場又前往墓地,就會吸引一些負面磁場靠近。 10.愛罵髒話的人: 喜歡罵髒話的人不宜掃墓,當你口出惡言時,容易惹怒週遭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