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最近很忙,她是中華民國總統,共軍對台軍演,她要調度國軍應對;她是民進黨主席,年底地方選舉,她要調度黨公職輔選;她是義氣的大姐大,小弟林智堅抄別人論文被抓包,由於自己也吃過論文門的苦,因此始終力挺。 總統,主席,「蔡英文」都沒做好,作為總統,共軍把台灣圍了7天,她一點辦法都沒有;作為主席,她下令全黨救林智堅,形成民進黨對抗台大的局面,重創黨的形象。 總統,主席沒做好,但「蔡英文」卻是一個天底下最挺小弟的大姐大,始終如一地支持林智堅,不惜任何代價,甚至賭上民進黨的選情。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桃園市長你會選誰?」,國民黨參選人張善政以32.1%領先民進黨林智堅的30.1%、民眾黨賴香伶的12.6%,不投/廢票/未回答為25.1%。名嘴吳子嘉表示,賴香伶的民調莫名其妙跳升6、7個百分點,嚇都嚇死人;另外,張善政也沒有在選舉,竟還有32.1%。 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也顯示,在台大認定林智堅抄襲後,全國選民有48%叫他退選,桃園選民則有62%叫他退選,即使扣掉8.5個百分點的正負樣本誤差,至少有過半桃園選民認為林智堅應該退選,而這不只是林智堅個人的政治風暴。 蔡英文在台大認定林智堅論文抄襲第二天,還下令全黨力挺,用民進黨來對抗台大,過去最挺民進黨的年輕人怎麼看?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在台大確認林智堅論文抄襲後,以20至24歲社會新鮮人的態度最凸顯,七成二認為林智堅應該退選,只有二成四認為不應該;在台大認定論文抄襲後,年輕人用膝蓋想就知道要相信台大,而不是民進黨。 游盈隆指出,從徵召林智堅選桃園市長,從林智堅論文門爆發後一直力挺,甚至在台大都認定論文抄襲後,蔡英文還下令全黨支持林智堅;蔡英文不顧社會觀感,不理大是大非,不像一個總統;在社會已有公論後,還要賭上民進黨的選情,又不像一個黨主席。 游盈隆指出,從蔡英文始終不移地挺林智堅,讓她看起來更像一個挺手下小弟的黑幫大姐大。 是什麼因素讓蔡英文在論文門事件一路走到黑?游盈隆指出,是去年的四大公投,在蔡英文一聲令下,50多天裡,民進黨所有黨公職全台走透透,辦宣講,最後硬是扳回公投結果,這讓她相信,論文門也可以比照辦理,越陷越深。 蔡英文11日在演講時,現場有民眾舉牌子要她「不要挑釁中國」,當晚,她忍不住在臉書抱怨,台灣是民主國家,可以有不同意見,但也應該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現場表達不同意見的民眾,也是台灣民主的一部分;但民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自由發表意見的機會,是許多民主前輩犧牲奉獻,爭取民主的結果。 對此,游盈隆指出,蔡英文提到黨外爭民主、爭自由的歷史,但2019年的民進黨初選,蔡英文用「團結」為藉口,修改遊戲規則、博歹筊時,有想到民主嗎?這次論文門,蔡英文重施故技,又要全黨團結共渡難關時,有想到民主嗎?
台大9日確認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論文抄襲,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次日立即下令全黨力挺林智堅,這種「全黨救一人」的決定是基於什麼考慮,效應又如何? 台灣民意基金會在8月8日、9日兩天電話訪問20歲以上成年人,詢問「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林智堅陷入碩士論文抄襲風波,如果台大確認他論文抄襲,您覺得他應不應退選?」在擁有投票權的台灣人中,四成八認為林智堅應退選桃園市長,二成八認為不應該,還有二成四沒意見或不知道。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這項發現傳達了一個清楚的訊息,那就是,當台大確定林智堅碩士論文抄襲時,台灣民意一面倒認為林智堅應退選。 台大確認論文抄襲後,48%選民要林智堅退選。(台灣民意基金會) 再從年齡層來看,每一個年齡層都是多數人認為,林智堅應該退選,其中尤其以20至24歲社會新鮮人最凸顯,七成二認為林智堅應該退選,二成四認為不應該;40至59歲青壯年族群也有過半數人有同感。 最值得注意的是,6都16縣市角度,每一個區域都是多數人認為,林智堅應退選,這包括民進黨大本營台南市和高雄市;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桃園市,六成二的選民認為林智堅應該退選,二成不認為他應該退選。 游盈隆強調,這代表一個政治風暴已經成形。 民調顯示,全國48%選民要林智堅退選,證實了游盈隆稍早的預言;游盈隆7月31日即在臉書表示,林智堅新論文門疑雲自7月初5開始,鬧得是滿城風雨,連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可能訪台的國際大新聞都相形失色,連台灣海峽彼岸此刻共軍砲聲隆隆,都被掩蓋下來,更別說同黨候選人的新聞;而且,現在還不是風雨最大的時候,照目前這樣發展下去,恐會再持續一個半月,可見這個議題還真是非同小可,很可能動搖黨本。 游盈隆指出,台灣社會對林智堅爭議性論文的關注程度是空前的,為什麼?那麼強的社會張力是哪裡來的?單憑藍軍鼓動得起來嗎?當事人和民進黨第一時間就想滅火,結果火越燒越大,為什麼?這一連串的問題,值得去思考。 游盈隆指出,民進黨當權派顯然嚴重低估台灣社會對這件事可能的反彈,以致事態如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林智堅論文門的本質是有關學術良知、倫理、道德、規範,當事人有沒有違反這些原則,有沒有抄襲、剽竊、舞弊等行為,一點都不複雜,只需就事論事,查明真相,勿枉勿縱,給當事人一個公道或一個懲戒,就結束了。 游盈隆感嘆,林智堅論文門一開始就被民進黨當權派定性是選舉抹黑,接著搞藍綠對決,以為藉全面政治化可以模糊事件的本質和焦點,但台灣公民社會顯然不買單。 從全國民意來看,48%選民認為,在台大確認論文抄襲後,林智堅就應該退選,但從民進黨的支持者角度看,卻不是這樣。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民進黨支持者中,二成八認為,在台大確認論文抄襲後,林智堅就應該退選,但卻有五成六不認為需要退選。也許這才是蔡英文敢以「黨意對抗民意」的底氣。 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在台大確認林智堅論文抄襲前,一直沒有藉機攻擊,在台大確認後,張善政也未提升攻擊火力。 11日上午在錄製「品觀點」節目時,針對「62%桃園選民認為林智堅應退選」一事,張善政只說,「林智堅自己要決定」,若林決定繼續參選,那就必須對桃園鄉親有個好交代。 然而,在評論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陸時,張善政卻要夏立言跟對岸政府呼籲:「不要用武力威脅台灣,我們不吃這一套。」展現強硬態度。
即使討厭民進黨參選人陳時中的台北市民比較多,但由於藍白參選人勢均力敵,最終,陳時中將繼1994年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後,再次替民進黨贏回台北市長? 台北市長柯文哲26日在Yahoo TV《鄉民好瀚》節目上表示,雖然陳時中仇恨值高,但民進黨在台北市有20%的鐵綠,加上沒有誰是「姚文智」(被棄保),就算到最後都很難預測選情走向,所以大家才會說,這是20多年來,民進黨最有機會贏得台北市長選舉的一次。 柯文哲指出,鐵柯粉約有15%到20%,且絕對不會跑票,但民眾黨上次選舉在不分區中僅拿到約10%左右的選票,顯示柯文哲的支持度大於民眾黨的支持度,因此,這次台北市長選舉,他要想辦法讓選票能夠轉移(到黃珊珊身上)。 年底的台北市長選情,柯文哲認為,台北市的鐵綠與鐵藍大約都在20%左右,其他小黨加起來約10%,最後有50%的民眾自認是中間選民,投票時的選擇是選人不選黨。 柯文哲指出,而在藍綠都有基本盤可以組織動員的情況下,民眾黨沒有,就需要參選人有比較好的演技,將自己表現出來,但在台北市的三位參選人中,最會講幹話、最會表演的是陳時中,綜合考量下,各參選人的得票率目前都在22%左右。 根據未來事件交易所26日最新的調查,看好三位參選人當選台北市長的比例,順序仍舊是陳時中(48%)、蔣萬安(43%)、黃珊珊(43%)。 未來事件交易所副總編輯謝國安指出,陳、蔣、黃目前的選情呈現「正三角形」,而陳時中持續領先,如果這一態勢不變,陳時中確實是民進黨自陳水扁後,最有可能贏得台北市長的人選;而民進黨也是拿出競選總統的架勢替陳助選,這可以從陳的競選團隊成員看出。 相形之下,謝國安認為,蔣萬安的競選團隊還是承襲過去連勝文選台北市長時的老面孔,要顧國民黨的傳統鐵票有餘,但很難吸引到年輕及中間選民。 最諷刺的,蔣萬安是三人中最年輕的台北市長參選人,卻吸不到年輕選票;事實上,陳時中不但是三個參選人中最老的,而且他也最被年輕選民討厭。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7月所做的民調顯示,54歲以下選民,多數不支持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其中較凸出的是,25-34歲選民,五成五不支持,只有三成三支持。 謝國安指出,台北市年輕選民雖然不喜歡陳時中,但卻不一定會把票投給蔣萬安,他們也許會投黃珊珊,或是根本不投票,如此一來,年輕人就不會構成陳時中勝選的障礙。 台灣民意基金會7月最新民調顯示,台北市選民中,四成九不支持陳時中,只有三成二支持他。 謝國安指出,不喜歡陳時中的人雖然多,但不重要,只要三角督持續呈現正三角形,陳時中不需要取得過半支持,靠著35%的民進黨鐵票,再爭取一點中間選票,就能勝選了。
六都巿長候選人底定後,選戰正式開打!台灣民意基金會七月時,針對「台灣選民欣賞的兩大黨六都巿長候選人」進行調查發現,其中,以新北巿長侯友宜一支獨秀,全國欣賞度最高,遠遠領先其他人,網友說,直接挑戰總統吧! 台灣民意基金會七月民意調查出爐,其中針對六都巿長候選人的選民欣賞度的結果最令人關注。由於民調除了針對選區內的選民,也有全國的選民欣賞度進行調查分析,換言之,可以看出候選人的全國知名度與欣賞程度。 結果發現,在六都國民黨、民進黨所推出一共12位的候選人當中,拿下全國欣賞度42%,領先其他的候選人14個百分點以上。報告中指出,侯友宜可說是傲視群倫,光芒四射,讓同黨的其他五位參選人都相形見絀,甚至也讓民進黨所提名的六都參選人,都黯淡無光。 對於民調結果,專家表示,侯友宜的全國知名度,本來沒有那麼高,但在這次的恩恩案來說,恩恩爸的窮追猛打,三天二頭的點名,新聞報紙網路一直討論,讓人不認識他也難。 或許,恩恩案的處理過程,以現在來看,似乎是打擊侯友宜的形象,但是,若以選舉來說,恩恩案是否能延燒至投票日,得看後續有沒有新的調查結果出爐,否則,最損點應該是至此,儘管周玉冦訪問恩恩爸時,得到回答是,「恨侯友宜」。但同樣做為父母的人,大家還是會覺得,這己經過度,難道做為父母都沒有任何責任該擔? 有時候,過度的情緒勒索,反而會令人反感。尤其是疫情期間,大家共度這段時間,其他的人也經歷家人染疫過世的傷痛,同樣失去至愛的傷痛,在感同身受之餘,對於過度的責難及放大的做法,反而會讓人以冷默回應。所以,真要認真來檢視,恩恩案對侯友宜的傷害己經在減少中。 有網友也表示,以侯友宜的知名度來說,現在選總統,一定會勝利,乾脆直接喊選總統好了,不要浪費全國民眾的好感度。 至於,民調中其他的候選人好感度,台北巿的陳時中與蔣萬安勢均力敵,旗鼓相當,平分秋色;而新北巿的林佳龍,全國欣賞度居然只有16.8%,可說是直接被侯友宜K.O掉,這也枉費林佳龍曾擔任交通部長,全國性的官位,卻沒有拿下較高的欣賞,這點或許若想自稱是「交通巿長」要來跟「警察巿長」互比苗頭,應該不會比較吃香。 同樣的桃園巿的林智堅,儘管有論文抄襲案爭議著,但全國的欣賞度居然還是高於張善政將近10%,這點對於曾擔任過行政院長的張善政來說,非常值得探討背後的原因。 而台中巿的盧秀燕,四平八穩的拿下18.3的全國欣黨度,相較於蔡其昌的9.1%,盧秀燕可說是穩居上風;而台南巿的黃偉哲,全國欣賞度20.4%,也遠高於10.2%的謝龍介,算是舒適地居於領先位置;而高雄巿方面,陳其邁的全國欣賞度28.1%,是六都名列第二,高過度柯志恩的8.6%,報告指出,陳其邁是以非常舒適的領先。
新冠疫情5月再次爆發,衛福部長陳時中卻在7月疫情尚未平穩前辭職,參選台北市長,很多人並不欣賞他的作為。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民進黨提名的六都市長候選人中,陳時中受到全國選民欣賞度排名落於高雄市陳其邁、台南市黃偉哲之後,全國選民欣賞度只有一成二,台北市選民欣賞度更只有一成一。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對一位曾在防疫過程中發光發熱、備受肯定的指揮官,下凡後,卻只獲得如此低落的欣賞度,政治意涵詭異,未來如何贏得選民好感、贏得選舉,是陳時中極大的挑戰。 全國選民不欣賞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防疫成績下滑可能是原因之一。 人民對陳時中防疫評價下滑.(台灣民意基金會) 疫情爆發的兩年半以來,針對民眾對陳時中所領導「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表現的評價,台灣民意基金會曾進行過10次調查。游盈隆指出,無可諱言地,評價呈現一路下滑的態勢,從2020年2月平均分數84.16開始,到2022年7月平均分數65.17,兩者相差19分,開高走低,反映不同階段社會人心的感受。 游盈隆指出,無論如何,陳時中所領導「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表現的社會評價以65.17分收場,是10次調查中的倒數第四,成績並不理想,意味當前政府的防疫表現並未獲得民眾高度肯定,對陳時中而言,這肯定是個無言的結局。 再從年齡層看,不同年齡層民眾對陳時中所領導「疫情指揮中心」表現的評價是:年齡愈長,評價愈高,也就是說,相對於年長者,年輕人較給出較差的評價。 再從地緣分,台北市民給陳時中的防疫評價最低,只有62.58分。 多數選民不支持參選台北市長.(台灣民意基金會) 由於防疫成績持續下滑,全國選民對於陳時中在此時辭指揮官、參選台北市長,自然是傾向不支持。20歲以上台灣人中,三成八基本上支持陳時中的參選決定,四成不支持;不支持比支持者多12個百分點。游盈隆指出,多數選民並不支持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簡言之,多數選民不樂見陳時中參選。 再從年齡層看,54歲以下選民,多數不支持陳時中的參選,而55歲以上則是多數支持他的參選決定,其中較凸顯的是,25-34歲選民,五成五不支持,三成三支持。多數年輕人不支持陳時中。 再從行政區看,台北市選民中四成九不支持陳時中,三成二支持,游盈隆指出,這樣的情境,對辭官參選台北市長的陳時中顯得尷尬,也隱約浮現出未來他將面臨不少挑戰和障礙。 只有12%選民欣賞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台灣民意基金會) 如果進一步觀察台灣選民對民進黨六都市長候選人的欣賞度,陳時中只有一成二,落於陳其邁、黃偉哲之後,而且,台北市選民對他的欣賞度更低,只有一成一。 陳時中不受台北市選民歡迎,並不代表台北市選民就喜歡蔣萬安。在台北市長候選人的欣賞度上,陳時中的全國選民欣賞度是一成九,蔣萬安只有一成七;陳時中的台北選民欣賞度一成九,蔣萬安只有一成七,陳時中暫領先蔣萬安兩個百分點。
恩恩父母對新北119求救的81分鐘、共11個橫向聯繫關鍵錄音檔21日曝光後,新北市長侯友宜22日在市政會議上首次表示,將負起全部責任。 侯友宜重申,恩恩案錄音檔受限於法律並沒有辦法提供恩恩爸。這個81分鐘的關鍵錄音帶成了侯友宜在恩恩案中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最後斷了。 根據21日名嘴周玉蔻在「寶島聯播網」上曝光的錄音內容,4月14日,恩恩媽打給新北衛生局、衛生所,卻始終沒人接,只好哭著向119(新北消防局)求救,消防局聯絡衛生局、衛生所花了近20分鐘才打通,而新北衛生局再花25分鐘才通知119可以載恩恩就醫。 消防局聯繫上衛生局,告知狀況後,衛生局人員竟然說:「我來問看麥,現在病院足滿欸(台語),如果有再進線的話,就請她稍等吧!」這段話曝光後,輿論嘩然,批評焦點立刻集中到侯友宜身上。 根據《蘋果日報》21日晚間的民調,認為侯友宜要為恩恩案負最大責任的比重高達66%,只有27.3認為指揮中心要負最大責任。 回顧侯友宜處理錄音帶的過程,推拖拉,把事件搞得越來越複雜,讓自己的「傷勢」越來越重: ●4月19日 恩恩過世,恩恩爸出面指控,恩恩確診當天,自己和太太拚命打119、1922、消防局、衛生單位求助,救護車卻還是等81分鐘才到,他質疑,「消失的81分鐘發生什麼事情?」 ●5月30日 恩恩爸依照《政府資訊公開法》向衛福部疾管署和新北市政府申請政府公開資料,要求提供家屬與1922的通話錄音、119和衛生局的通話紀錄,及各單位之間的橫向紀錄和處理流程等資料。 ●6月2日 新北市府稱資料準備好了,並一早將資料寄出,但內容並無恩恩爸要求的錄音檔,而是5通報案電話的逐字文 ●6月4日 恩恩爸再次要求新北市府提供橫向聯繫紀錄,新北市消防局黃德清表示,不便提供 ●6月6日 恩恩爸到新北消防局聽取錄音檔、核對譯本,並表示願意簽下切結書帶走音檔,仍被新北市府拒絕,過程中,也到勤務中心看狀況 ●6月7日 張姓前消防員具名爆料,在恩恩爸聽取錄音檔當天,新北消防長官下令動員偽造報案,更刻意營造民眾進線頻繁、充滿個資、無線電的現場吵雜假象;新北消防局坦言,是「還原」話務繁忙情況 ●6月17日 名嘴周玉蔻公布新北消防局和雙和醫院的橫向錄音檔,內容顯示,4月14日當天消防局聯絡不上中和區衛生局 ●6月20日 周玉蔻在節目中表示,已經拿到全部的14段音檔。 而在錄音檔即將全部公布的最後關頭,只有新北市消防局出面回應,但只是重申,檔案都是屬於應機密並不可洩漏的資訊,如果違法公開在媒體播放,自己必須負起相關法律責任。 在恩恩過世後,5月13日,基隆也發生2歲童高燒42.4度,連問5家醫院都無法收治,到院後很快過世,牽動全國父母的心。這一事件顯然未讓侯友宜警覺到,兒童染疫問題已成為輿論關注焦點,稍有不甚,將犯眾怒。 在恩恩案關鍵錄音帶的處理上,侯友宜至今都堅稱要按法律走,拒絕公布全部錄音檔,但當別的管道弄到錄音帶,然後按部就班地公布、操作時,侯友宜顯然就措手不及了。 恩恩案在侯友宜正式道歉扛責後,後續政治效應仍待觀察。但據台灣民意基金會21日公布的全國民調,關於六都市長的防疫表現,35.2%的台灣民眾認為侯友宜防疫表現最好,領先台北市長柯文哲的27.7%和高雄市長陳其邁的24.6%。 從2021年5月到2022年6月,台灣民意基金會做過6次全國性民調,侯友宜都名列第一,但肯定他的人卻一路下滑。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從某個角度看,侯友宜似乎很耐打,最近恩恩事件,恩爸鍥而不捨地追究真相,侯友宜和市府消防局深陷爭議,民進黨與媒體名嘴質問聲音不斷,風雨中,侯卻只掉一個百分點,迄今沒傷到筋骨。
今天是520,今天是蔡總統就職六周年,但也是一個讓人高興不起來的日子。國內,新冠疫情自4月15日單日確診破千後,一發不可收拾,截至520,不過36天,確診人數就暴增90萬多人。 蔡總統口口聲聲說的防疫「超前部署」,卻是疫苗、快篩、PCR、口服藥、病床都缺,不滿的民眾不像過去那樣上街抗議,因為沒有染疫的人要排隊買快篩,染疫的人要排隊驗PCR,否則連普通感冒藥都買不到。 國際兩岸是蔡總統最得意的領域,由於烏克蘭戰爭爆發,美中對抗更加成形,台灣在國際上得到很多「聲援」;加上共軍不斷擾台,「抗中保台」成了半數台灣人的「共識」,因此也成為蔡總統屢試不爽的政治提款機,就連只關民生的四大公投,蔡總統都輕易過關。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20日公布的民調,防疫大概是蔡總統唯一控制不住的議題。在二十歲以上的台灣人中,有44.7%說他所熟識的人中有人確診,若換算成全國人口數,約 865萬人左右,這代表 Omicron 病毒對台灣社會已出現驚人的穿透力。 那麼對於蔡總統所謂的防疫「超前部署」,台灣人認可嗎?三成八基本上相信蔡政府面對這新一波疫情的爆發有做好準備,但有四成九不以為然,不相信者比相信者多 10.8 個百分點。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近半數台灣社會大眾並不相信蔡政府對這次疫情爆發有做好準備,這意味蔡政府長期以來引以為豪的「超前部署」已不具說服力。 還有,台灣人民也沒忘記,由於蔡總統堅持發展國產疫苗,造成外購疫苗不及,以致於我們有800多名同胞在去年五月疫爆的兩個月內死去。 因此,對於「是否滿意蔡總統在過去二年發展國產疫苗(如高端)的表現」時,約有四成三滿意,但卻有約四成九不滿意;其中,一成一非常滿意,但有二成五強烈不滿意。 游盈隆分析,去年五月疫情爆發時,蔡總統堅決推動國產疫苗所導致疫苗之亂,迄今仍深植人心;而堅持發展國產疫苗,甚至不惜在疫情大流行時造成嚴重缺乏疫苗,蔡總統如此不顧一切發展國產疫苗的作為,終究沒能獲得多數民意的支持,一意孤行,成為過去兩年中最受爭議的政策之一。 由於疫情五月再次猛爆,連帶也減損蔡總統的聲望。因此,對於「蔡英文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六民眾贊同,四成不贊同;贊同者比不贊同者多 6.7 個百分點。 游盈隆分析,在 Omicron 疫情漸趨嚴重的時刻,蔡英文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仍獲多數國人贊同,但已經失去過半數民眾支持,而且不贊同者已經達到四成,這是一個新的警訊。 從大的趨勢看,游盈隆指出,蔡英文總統聲望已連兩個月下滑,合起來已下滑 5.6 個百分點,不贊同蔡總統國家領導方式的人也是接連二個月上升,合起來已經 6.1 個百分點,這是最明確的警訊。 游盈隆指出,面對已經深入台灣社會的兇惡病毒 Omicron,尤其當人民已明顯對疫情指揮中心的表現與能力失去信心時,過去兩年多建構的強大防護網又出現不可思議的破洞時,蔡英文總統身為國家領導人,要如何力挽狂瀾,讓台灣免除一場可怕的災難?已經是當務之急;如果成功,蔡英文總統身上將再增加一枚光榮的勳章;如果失敗,2020 年1 月以來辛苦所累積的、空前的高民氣與榮耀都將付諸一炬之外,還可能將背負「禍國殃民」的歷史罵名。 當然,蔡總統也有受到民意肯定的政策,那就是兩岸政策。有近五成的民眾滿意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三成九不滿意,但有二成的人強烈不滿。 游盈隆分析,儘管這兩年兩岸關係緊張,中共幾乎無日不以軍機或軍艦擾台,但仍有近半數台灣人支持蔡英文總統這兩年來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不接受國共所謂的「九二共識」,堅持維持現狀,以及「不屈服、不冒進、不挑釁」的三不主義。
去年5月新冠疫情猛爆,台灣缺口罩、缺疫苗、重症者來不及收治,現在疫情再爆發,雖然已經有一年的準備時間,但還是缺快篩試劑、缺疫苗、重症病床吃緊。 按照指揮中心估計,未來確診人數將達到350萬至500萬,顯示目前還不是疫情高峰期,但已經是亂象叢生,對於未來幾個月,人民心中充滿疑慮。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4月17至19日對全國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所做民調,有72%民眾擔心染疫,還有超過六成的民眾擔心個人工作與所得受這波疫情的影響。 回顧這個疫情爆發的歷程,4月1日破百,104 人確診;4月14日首次破千,1209 人確診;4月24日破 5000 大關,相隔才十天。 4 月 24 日,指揮官陳時中語出驚人地表示,以單日新增十萬做為疫情推估,預計確診總人數可能達 350 萬,甚至 500 萬,這是官方首度公開宣示未來可能的確診人數。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這種說法是嚇嚇老百姓,也帶有預先排除被指責防疫不力的用意。 今年1月,因為國人返鄉過年曾引發新一波疫情,游盈隆發現,與今年一月疫情乍現相比,可以看出這一波疫情帶來的衝擊明顯較大,非常擔心者急遽升高 7.8 個百分點,不擔心者也明顯減少了 4.2 個百分點,不安的心情已經遍佈全台。 但若和去年五月疫情風暴相比,這次 Omicron 病毒來襲,擔心的人減少 12.1 個百分點,不擔心的增加 10.6 個百分點。 游盈隆分析,截至目前為止,去年五月疫情對台灣人的衝擊遠大於這次疫情,這可能是因為根據官方統計,感染 Omicron 病毒的人,99.6%不是輕症就是無症狀,中重症和致死率極低;不過,目前只是新一波疫情的初期,未來如果全面引爆,隨著確診人數飆升上數百萬,中重症和死亡人數急遽增多的時候,社會大眾的觀感可能將完全不同。 至於陳時中及其團隊的防疫表現,民眾打的平均分數是70.22,游盈隆分析,這顯示台灣社會仍相當肯定陳時中領導的指揮中心的表現,與去年五月疫情剛起時相比(平均得分70.09),幾乎一樣;主要原因可能是,相對於近期南韓、香港、中國、日本、越南等鄰近國家都爆發嚴重疫情,台灣疫情較晚發作,且相對較輕的緣故。 不過,游盈隆也提出警告,去年五月疫情風暴時,因蔡政府對國產疫苗的過度自信,導致疫苗嚴重短缺,人心惶惶,連續三個月全民對政府防疫表現給出平均 70 分以下的成績,最低曾低到 62.9 分,由此可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游盈隆指出,目前社會大眾認為蔡政府防疫表現只是還好而已,從總統以降到指揮官等相關官員並無趾高氣揚的理由;接下來,如果當每日確診人數破萬,甚至五萬或十萬,中重症及死亡人數激增的時候,人們對陳時中領軍的指揮中心的評價會有什麼樣的轉變?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