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信誓旦旦要求所有產險公司必須在6月30日之前完成所有保疫保單核保工作,收單最多的富邦產險也宣稱,已在6月28日完成所有在途保單的核保審查;但很多富邦防疫險保戶在6月30日下午進到官網查詢核保進度時卻赫然發現「進度說明」上寫著:「已完成審查,照會補件中。」富邦到底是同意核保,還是拒絕核保? 6月30日在金管會的例行記者會中,保險局長施瓊華解釋,完成核保有三種情形,一是出單,二是照會補件,三是不符合投保資格。 至於富邦所謂的「照會補件」,施瓊華表示,就是保戶補齊一些個人資料、確認信用卡扣款、更正填寫錯字等,產險公司就會出單。 記者問,所謂「照會補件」是否就像入學申請,校方已經確定錄取,只要填寫個人身份證明就可以入學,施瓊華同意這種比喻;她強調,大部分「照會補件」,產險公司都會出單。 施瓊華指出,「照會補件」不涉及「核保規則」,在記者追問下,她表示,就是產險公司不得以「重複投保」的理由拒保。 根據品觀點和源大數據的網路聲量調查,立委高嘉瑜是防疫保單之亂中最關心保戶權益的立委。 對於保險局的解釋,高嘉瑜指出,按照金管會的說法,產險公司在6月30日之前就會通知保戶是否同意核保,但現在卻出現不是「同意」,也不是「不同意」的「照會補件」,可見金管會和產險公司都是說一套、做一套。 高嘉瑜表示,在防疫保單核保爭議中,保戶向她投訴最多的產險公司仍是富邦,在金管會多次表示「不得拒絕重複投保」後,富邦是唯一一家還以「重複投保」拒保的產險公司。 其實,所謂「完成核保」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對於保護保戶權益沒有太大意義。高嘉瑜反問金管會:在途保單中的「照會補件」總數是多少?比重有多高?那家產險公司的「照會補件」數最多?「照會補件」最後出單的比重是多少? 高嘉瑜透露,富邦防疫險保戶已經組織自救會,之後還會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說明情況,她的助理也在積極協助保戶維權。 對於各產險公司對「照會補件」案件的後續處理,施瓊華表示,金管會將持續關注,金融評議中心會收集保戶的申訴,檢查局也會根據客訴情況,對特定產險公司進行了解,以維護保戶權益。
隨著新冠病毒Omicron確診案例飆升,保險公司過去狂賣的熱銷防疫保單開始出現大量紛爭。保險公司不續保、核保拖延、居家照護理賠縮水等爭議,直到現在都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案。 即使金管會要求業者在6月底完成核保程序及其他相關爭議,但是否會如期解決所有紛爭依舊是一個問號。 一,防疫險第一亂:以核保為借口拒保。 據富邦防疫保單的續保戶反映,富邦曾在4月26日發表聲明稱,4月20日(含)收到公司寄發之續保通知書且公司已收取保戶之保費者,保險契約確認成立;但他在4月18日就已經簽了續保通知書,而且已經簽了信用卡扣款同意書,富邦業務收到後,卻一直沒有給要保單,幾次追問,業務都推說,已經把相關文件都交給公司,但因為量大,公司需要時間核保,結果到現在都沒下文,再問業務員,都不接電話了。 記者就此詢問施瓊華,她回答,雖然是續保,但如果保險公司在契約中有提到「保留核准權利」時,保險公司也可以不續保。 至於保險公司技術性拖延核保程序,變相拒絕保單,施瓊華只是重申,如果保險公司收的是現金保費,或是信用卡已經扣款,則契約就成立,而所謂「拖延核保」則需要根據個案來檢視。換言之,所謂產險公司完成核保,不等於目前100多萬張在途保單都能獲保。 二,防疫險第二亂:拒絕重複投保。 據立委高嘉瑜調查,富邦在自己的「防疫647」保險商品網路宣傳頁面中已講明:「每人僅限投保富邦產一張防疫保單,但其他保險公司商品不在此限!」另就受害保戶提供的4月13日的對話紀錄中,富邦產的業務也曾明確告知保戶:防疫險可以重複購買其他家,完全沒有問題。 高嘉瑜指出,如今,有做過事前承諾複保險的產險業,諸如和泰、中信,皆已於近日亡羊補牢,陸續承保,唯獨帶頭作亂的富邦產,至今還在裝死? 對於高嘉瑜的質疑,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在6月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覆,保險公司可以基於風險控管對複保險保留核保權利,但如果已承諾承保而不屢行,金管會都會發函給有關公司要求查明並改正。但截至6月7日,12家產險公司中,只有4家在官網明確表示接受重複投保。 三,防疫險第三亂:居家照護理賠縮水。 產險公會5月30日公布「防疫保單理賠彈性處理問答集」,還是強調居家照護不符合「住院」的定義,且因居家照護者並無住院者未支付醫療費用,所以不適用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針對居家照護的理賠,公會只說,由各會員公司依據保單規定自行判斷。 對此,林志憲表示,居家照護若比照住院一定要用藥,目前是以治療為目的之醫療行為,如處方、用藥、處置等做判定,但各產險公司不會用哪些藥品來認定理賠。 不過,還是有產險公司堅持「不使用新冠專用藥就不理賠」,高嘉瑜就發現,富邦產對外稱「居家照護理賠不限新冠用藥」,事後說法卻一變再變。 後來,中國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豐產險等已言明:「只要是醫師開的,用普拿疼也賠,不限抗病毒藥物。」但經高嘉瑜直接詢問富邦客服上述用藥理賠問題,卻一問三不知,只說會遵照公司政策,直至她透過金管會去詢問富邦產才得知:富邦產至今仍堅持只限新冠專用抗病毒藥物才理賠。 而根據保戶提供富邦業務出示的目前居家照護理賠7種藥物,分別為3種專治新冠肺炎的Paxlovid、Molnupiravir與清冠一號,另外4種非專治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藥物為瑞德西韋、安挺樂、烴氯奎寧、阿奇黴素。 從防疫保單「三大亂」(技術性拒保、拒絕重複投保、居家照護理賠縮水)看,金管會對於產險公司有必要加強監管,以維護保戶權益。就像《中時》5月23日社論說的:「防疫險之亂 金管會要扛責止血。」
雖然,2021年初就爆發台灣產險的防疫保單之亂,但就像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的「產險公司連最基本的風險控管都沒有做好」,看到1、2月歐美疫情爆發,看到2、3月韓國、新加坡疫情爆發,12家產險公司竟然還在3月中旬、4月上旬繼續大賣防疫保單。 隨著確診人數不斷攀新高,產險公司開始以各種理由拒保、拒賠。最讓保戶不爽的,去年防疫保單保費收入達71.56億元,理賠不到23億元,換言之,除了苦主台產外,台灣各產險公司從防疫險賺了至少48億元,現在要他們吐錢,卻借口一大堆。 根據金管會在疫情爆發後的5月2日公布的統計,截至4月28日,有效防疫保單件數已超過600萬件,核保中的在途保單則預估有100萬~200萬件。 後來在媒體、立委的壓力下,針對這近200萬件在途保單,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與保險局局長施瓊華於5月24日下午共同出席金管會例行記者會說明。 施瓊華說,各保險公司已允諾6月30日前一定會努力把所有案件消化完畢,民眾就可以知道,自己投保的保單是否已經核保簽署完畢並出單;黃天牧還補充說,金管會不會被動等待各公司,而會每周都主動去了解其核保進度,一定會要求保險局密切跟各公司保持聯繫。 然而,半個月過去了,6月9日的金管會例行記者會上,在記者的追問下,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仍有100多萬件在途保單,還在核保中;12家產險公司也只有2家完成核保。
日前,富邦產險開第一槍拒收防疫險重複投保,引發眾怒,迫使富邦在17日提出三條件(已完成承保簽發保單+已寄發續保通知書+已收取保費)的保戶,防疫保單才算成立。而保險公司是否已收取保費,中間有很大的灰色空間,保險公司可以拖延核保的方式來拒收保單。 在19日的金管會線上記者會中,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富邦已在金管會的要求下於17日說明,只要已收到保費就願意承保。 但據富邦防疫保單的續保戶反映,富邦曾在4月26日發表聲明稱,4月20日(含)收到公司寄發之續保通知書且公司已收取保戶之保費者,保險契約確認成立;但有人在4月18日就已經簽了續保通知書,而且已經簽了信用卡扣款同意書,富邦業務收到後,卻一直沒有給要保單,幾次追問,業務都推說,已經把相關文件都交給公司,但因為量大,公司需要時間核保,結果到現在都沒下文,再問業務員,都不接電話了。 記者詢問施瓊華,她回答,雖然是續保,但如果保險公司在契約中有提到「保留核准權利」時,保險公司也可以不續保;至於保險公司技術性拖延核保程序,變相拒絕保單,施瓊華只是重申,如果保險公司收的是現金保費,或是信用卡已經扣款,則契約就成立,而所謂「拖延核保」則需要根據個案來檢視。 壽險公會17日邀集11家壽險總經理召開線上會議,原本傳出居家照護開立清冠一號、Paxlovid與Molnupiravir等3種藥物者,保險公司才會理賠;但遭到輿論反彈後,壽險公會又於18日表示,會中未做出決議,由各公司依保單約定自行判定。 對此,施瓊華表示,壽險公會不宜限定醫師所開立的新冠治療藥物,作為理賠依據,但由各公司自行決定是否合適?她表示,公會還在討論尚無決議。 至於有產險公司透過媒體叫苦,宣稱現在一天要賠一億,五、六月就會賠光所有保費,施瓊華則表示,沒聽說那家保險公司一天賠了一億,若是符合契約規定,保險公司就是應該要理賠,但金管會也會注意各保險公司的現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