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arke ingels Group(BIG)在加拿大國王街西區附近的八座空中別墅計劃已經揭曉。其建築的靈感來自Moshe safdie在蒙特婁設計的社區公寓「Habitat 67」與巴黎的玻璃屋 「Maison de verre」。這座社區別墅像是由一塊塊像素般的建築量體堆疊組成,它們以大幅度的轉向角度給予房子最大化的透光和視野。 這座住宅計劃由BIG建築事務所、加拿大西岸置業集團(Westbank)與Allied Properties REIT 公司共同設計,他們想將此種概念變成一種建築類型,作為對傳統文物建築的歌頌,同時將大自然帶入城市並創造出多元化的公共領域。高低起伏的建築屋頂象徵四座「山」的樣貌,分別朝向東、西、南、北環繞中央庭院,讓社區的通道完美串連。 建築透過鋼和玻璃磚來傳達工業別緻的美學。位於北面的房子以傳統文物建築為鄰,而南面頂端的房子則是充滿茂盛植被。階梯斜坡上精巧放置了兩座空間:一座宛如發光燈塔的茶館,以及一個可以俯瞰庭院的溫室和冬季花園。位於西面山頂的住宅被描述為「光的節慶」,「labibliothèque」頂層住宅的名稱則來自連接兩層樓的高層書架,而「treehouse」單元最大的特色是在室內放入一棵大樹,讓自然在空間中永恆蔓延。 這座住宅計劃以山峰般起伏的立面為特色,同時還創造出更多的綠色空間。它改變了多倫多一成不變的建築,期盼能為城市帶來不凡的個性與風貌。 本文譯自:https://www.designboom.com/ 圖片來源:Designboom 中文編譯:Wehouse 【延伸閱讀】 ※中秋烤肉節 7招散除燒烤異味 |幸福空間X品觀點 ※水上大蘋果!果粉「此生必訪景點」再添一處 |幸福空間X品觀點 ※森林系「玻璃山丘」好夢幻!桃園市立美術館規劃超吸睛 |幸福空間X品觀點 ※ 40年銀行老宿舍化身文青旅店! |幸福空間X品觀點
回應非營利組織「his hands on africa」(HHOA)希望能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設置一間牙科診所和培訓機構的計畫,Heffrence Teow的最新設計提案HOPE dental center,挑戰了傳統離臨床環境觀念,旨在將微妙的建築表現形式與吸引人的綠色空間相結合,創造一座以愛與憐憫為中心的庇護所。 HOPE dental center的提案源於兩個主要問題:「我們如何消除圍牆以創造一個通透迎人的空間,且不需要向安全妥協?」以及「我們如何消除走進陌生空間所產生的焦慮感?」因此Heffrence Teow以下沉空間做想像,讓空間切入地面並融入地形之中,像是一處溫暖的孕育地,隔絕街道的喧囂,形成一個和平與撫慰人心的場域。 延伸閱讀:重返江戶!東京設計感「両国湯屋江戸遊」浮世繪化身壁畫 延伸閱讀:走進nendo巨型階梯透亮三代宅 緊密連結家人、環境與城市 與一般拘謹的醫療場所相比,HOPE dental center試圖營造一種更加愉悅和吸引人的體驗。設計師將空間解構,將各個組成編織融入景觀之中,土地成了天然屏障,擋土牆支撐空間之外也可當作安全門檻,延伸的頂棚網則覆蓋了可行走的平台,與現有的步道重新連結。 整座建築的各個功能被分解為較小的建築塊,散布在周圍形成負空間,並延伸至戶外成為聚集的場域以及花園庭院。橋梁、樓梯、斜坡則是進一步將空間連結,在各樓層之間做導向。這樣的設計安排之下,室內空間不僅可以分散人們的活動,還可以擺脫牆壁的束縛向外流動。空間上的延續設計讓室內與室外相互連結,讓寧靜的綠意景色以及放鬆的自然氛圍在建築裡外自然流動。 為了讓人們感覺舒適和安心,創造歸屬感也是設計的關鍵。Heffrence Teow希望創造一個讓當地人能彼此交流且引以為傲的場域,因此設計中融入了兩種當地身份(一種在社區方面,另一種在文化方面),以增加歸屬感。 首先,把基加利鄰里的城市格局和規模複製到牙科診所。利用將大型場所分解的手法,較小的空間在景觀中分佈並相互連結,讓空間感覺更像是鄰居的延伸,而不只是在地上興建一棟建築。 第二,為進一步增強當地人與牙科診所的連結和引以為傲的感受,Heffrence Teow將著名的盧安達幾和藝術形式Imigongo轉化為結構設計和屋頂頂棚,不僅表達這個空間設計源自盧安達幾何藝術,也體現盧安達為了給人民更方便、更好的醫療場所和美好未來所做的努力。 本文譯自:Designboom 【延伸閱讀】 ※硬是要Man!4要點打造鐵漢男子宅|品觀點 X 幸福空間 ※【40年銀行老宿舍化身文青旅店! |幸福空間X品觀點 ※【輕鬆設計打動人心的夢幻園景!9要點打造繪本風庭院|生活|品觀點新聞 ※全台唯一「防蟎寢具親子主題套房」 住飯店不怕「哈啾」|品觀點 X 幸福空間 圖片來源:Designboom 中文編譯:Wehouse 【WEHOUSE】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帶來歸屬感的牙科診所「HOPE dental center」,是盧安達獻給居民的禮物】
這樣的野營房也太豪華了吧!WNA工作室在印尼巴厘島上建造一座趣味十足的野營住屋「hideout horizon」,整座棚架以竹子搭建成挑高寬敞的開放空間,垂直三層空間透過坡道和梯子相連,這座冒險之屋就坐落在稻田中央的一塊清幽之境,由於頂篷覆蓋巨大茅草,得以讓竹篷不受外在氣候影響。 (圖片來源/jonas hornehøj / the freedom complex) (圖片來源/@conceptsean + @peppers_passport) (圖片來源/@conceptsean + @peppers_passport) 這座空間能讓客人充份沉浸在獨特的巴厘島自然風光裡,底樓層有設備齊全的廚房、設置吊床的舒適起居空間、戶外淋浴室,以及室內外小型游泳池。 延伸閱讀:Villa mandra│在距離天堂最近的美地,品味自然恬靜時光 延伸閱讀:與自然為鄰 墨爾本一座房子長出具生命力的動線 (圖片來源/@conceptsean + @peppers_passport) (圖片來源/@conceptsean + @peppers_passport) (圖片來源/@conceptsean + @peppers_passport) 「hideout horizon」看似構造簡單,但實質的裝置卻讓人感到很放鬆,遊客們可以爬上竹架跳上懸在泳池旁的大網,在舒適的半空中欣賞峇里島最高峰「阿貢火山」,竹坡道上方的大圓床主臥室配有兩層蚊帳,提供了安全性和隱私性,多虧此處的自然通風以及竹子的恆溫性,無需空調和風扇依然自帶涼爽,十分消暑! 延伸閱讀:紐約長島森林裡品味自然的幾何舒心宅 延伸閱讀:不插電Dune House 重返自然的自給自足生活 (圖片來源/@conceptsean + @peppers_passport) (圖片來源/@conceptsean + @peppers_passport) (圖片來源/@conceptsean + @peppers_passport) 【延伸閱讀】 ※韓國光州圖書館|輕透建築譜寫詩意閱讀殿堂 ※紐約長島森林裡品味自然的幾何舒心宅 ※曲型屋頂化身純白小公園,徜徉自然會議、交流與放鬆 ※波蘭建築設計師Karina Wiciak創意設計 品牌logo化身居住空間 本文譯自:Designboom 圖片來源:Designboom 中文編譯:We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