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市櫃協會副理事長、佳世達董事長暨執行長陳其宏剛去了一趟歐洲,並從杜拜、阿布達比轉機回國;他表示,一路所經之地,根本沒有人戴口罩,他在歐洲繞了一圈也沒事;在台灣的親友有人確診,但症狀比感冒還輕微,顯示新冠早已流感化。 由於新冠流感化,各國經濟生活也已經恢復,陳其宏建議政府應追上國際開放的步伐,盡早重新開放邊境,讓台商能出國拜訪客戶,把新冠期間流失的商機追回來。 陳其宏強調,台灣不但要有護國神山,更應該有護國群山,盡快開放國門,讓台商走出去,如此一來,台灣的能量才被國際看到。 因為疫情暫停2個月的台灣上市櫃協會「東方領袖講座」,7月21日恢復舉行;與會企業領袖普遍認為,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等意料之外的事件,讓未來更加混沌不明,雖然台灣經濟表現優於全球,但隨著各國陸續開放邊境,政府也應該順應潮流、盡速開放邊境,讓台商能更好地因應世界經濟變局。 台灣上市櫃協會理事長、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致詞時提到,講座前,協會先召開理監事會議,與會理監事都有一個感覺,就是「沒想到」;大家都沒想到,4月開完理監事會後,5、6月疫情會突然惡化,台灣每日確診會突破4萬人;大家也都沒想到,2月份爆發的俄烏戰爭,原本預期只打幾個月,但現在看起來,很可能像新冠疫情一樣,拖個2到3年。 朱志洋指出,新冠疫情原本已經造成海運中斷,沒想到俄烏戰爭又造成全球原物料價格上漲,隨之而來的,就是全球通膨、美國升息、美元升值、日元大貶;台幣與其他出口競爭國相比,貶值最少,因而影響台灣的出口競爭力。 朱志洋指出,中國大陸因為上海封城,造成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只有0.4%,當地台商從4、5月起就受到衝擊;可喜的是,台商很爭氣,營收屢創佳績,上市櫃公司這幾個月的營收表現很不錯;台灣經濟成長率雖然下修,但比全球平均值要好。 據中經院7月19日發布的「台灣經濟預測」,由於全球及主要國家經濟因通膨走高、下行風險增加,中經院下修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3.56%,較4月份預測值下調0.4個百分點,但今年各季成長率分別為3.14%、2.85%、4.28%、3.91%。全年保三,沒有太大懸念。 但因為疫情不明,台商對於台灣經濟前景也不敢太樂觀。朱志洋指出,說不定9月份又有一波BA5的大流行,因為就在7月21日當天,日本每日確診人數已破10萬,再創今年高峰,台灣可能也逃不掉。 因此,朱志洋特別祝福與會的上市櫃公司負責人「身體健康」,隨著邊境的逐步開放,他也希望,與會企業家要更小心個人的防疫工作。 台灣上市櫃協會副理事長、大聯大董事長黃偉祥則指出,很多因素,像戰爭、疫情、通膨、縮表、升息、糧荒、氣候,讓未來的走向混沌不明,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台灣企業家除了戒慎恐懼之外,更要樂觀以對,對於企業未來的方向及經營策略要有定見,同時,在亂世之中要保持心態的平衡、持盈保泰。 7月21日,台灣上市櫃協會舉辦的「東方領袖講座」,由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世杰、律師賴柏翰主講「營業秘密的保護與攻防——深度解析實務案例及國安法最新修正」。
雖然有來自境內外的強烈批評,中共的清零政策似乎並未鬆動,現在不但上海尚未解封,就連北京也開始局部動態封城。 上海自3月28日正式封城至今已經2個月,官方宣稱5月22日起恢復部分公車及地鐵運輸,但當地台商反映,根本就沒解封。 一位在北京陸企工作的台幹小方(化名)今年初因為辦活動到了上海,結果就遇上上海封城,雖說官宣封城時間是3月28日,但他住的小區自3月18日就封閉不准進出;5月22日,小區開放讓房客可以離開小區,一戶只能一人,一次四小時。 由於擔心開放後,小區又出現陽性,接著小區又封閉,小方決定返回北京。 小方詢問小區居委會想要離開上海,但條件非常嚴,等於間接被拒絕;5月21日又問了一次,沒想到居然很快獲准,就是離開小區時必須簽一份承諾書,重點是離開後,在小區解封前不得回來。換言之,如果無法順利登機,小方就必須在上海找地方過夜了。而目前,上海飛北京,一天只有一班,下午三點起飛。 機票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小方的大陸朋友想買,購買系統都顯示「無法購買」,原因不明;或許,他用的是台胞證,才能順利買到;此外,要回北京,手機上的北京健康寶還必須「未見異常」才能通關,有不少人就因為彈窗而無法離開。 小方抵達北京首都機場後,人是被「閉環運送」,由北京居住地派人到機場把他接走,但免費;如果北京沒有住所,就是統一集中隔離住在酒店,要付費。 小方已經回到北京家中隔離,而且天數減為7天。不過,北京現在開始分區動態封城,小方也有可能逃離上海圍城後,又陷入北京的封城陷阱中。 上海只復工不解封,北京則是暗中動態局部封城。像北京台商石小姐住的小區,從5月20日早上開始,以前臨時搭建的篩檢帳篷竟然變成兩間小屋,這意味北京開始常態性核酸檢測;就是到北京任何地方,都要出示手機健康寶上的48小時核酸檢測陽性證明。 這也代表,北京市民現在如果要出門,就必須每兩天做一次核酸檢測,讓健康寶呈現陽性證明;即使不出行,不去做核酸檢測,手機健康寶變成黃色後,再想要銷案就非常麻煩。 現在的北京,大約只要走150公尺就有一個核酸檢測點,就像石小姐住的小區一夜之間多了兩間白色小屋,就是常設的核酸檢測點,她去檢測,發現兩個房間都有空調,坐在裡面的大白(醫護)不會日曬雨淋,可以長期抗戰。 石小姐發現,新的防疫政策正在實行,北京不用封城,只要居民天天檢測,就是人為的天羅地網,誰也跑不掉,不檢測就只能宅在家,哪裡也別去;她聽廣播說,這個方法可能會推廣到全中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上班族、上學族麻煩就大了,因為核酸檢測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了。 不過,上海、北京的持續「封城」清零已經重傷到中國經濟。為此,國務院在23日的常務會議公布33條穩經濟政策後,25日又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大陸媒體估計有超過10萬人參與,形容規模之大「十分罕見」。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會上表示,自4月份以來,就業、工業生產、用電、貨運等指標明顯走低,面臨的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嚴重衝擊時還大,各地須努力確保今年第二季經濟合理增長,並實現失業率盡快下降,又要求國常會宣布的穩經濟一攬子政策(33條),要在5月底前推出實施細則。
上海自3月28日封城至今已經16天,但疫情持續升溫,11日新增確診仍超過2萬3千人,因此解除交通管制仍無時間表。 10日有一位台商從上海浦西徐匯區搭機回台,他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上海回台灣攻略」,在返台的過程中只要一個環節出錯,人就動不了,可見整個長三角台商現在普遍面臨「進退兩難」的窘境。 「上海回台灣攻略」的貼文點出以下步驟: 一,航程:上海-香港-台灣 注意事項: a.要確定是「聯程票」,也就是在上海可以拿到2張登機證,行李直掛臺北的。 b.轉機時間只要24小時內,不出香港機場是可以不用隔離的。 c.核酸48小時的時間,只需要看「第一班」航空的起飛時間往前推即可。 #推薦國泰航空,班機目前都穩定飛,價格合理,建議下載「飛常準」APP,確認一下你所要訂的班機近期是否準時起飛。 二,到機場交通 可透過介紹尋找可信且有通行證的出租車司機,只要有通行證就可以跑整個上海市,備好48小時內「紙本」核酸,路上可能會有盤查。出租車用喊價的,價格很亂。 三,登機所需證明文件 與一般無異,但一定要出示「紙本」核酸檢驗證明,國泰航空不認「健康雲」APP,但有些航空公司可以接受,但在香港轉機台灣這段還是需要紙本核酸檢驗證明做參考。 四,如何出小區 這點真的各憑本事,貼文者剛好住的地方管理不很嚴格,報備一下要去哪裡做核酸檢驗就可以出門了;如果小區管理嚴格,建議先跟居委會溝通,以牙痛、頭痛、眼睛痛、心臟痛等就醫名義出門做核酸。 五,去那做核酸 建議去盤查一下或是打電話問之前做過的醫院,備選方案多找幾個比較好。 #貼文者是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做核酸,搜尋APP可以預約核酸時間,也可以下載報告,差不多10小時出報告,紙本報告沒有醫院章沒關係,有姓名、檢驗方式、證件號、採樣日期時間、檢驗方法即可,報告自行列印。 六,怎麼去醫院做核酸 勇敢走出去外面的世界,沒有人理你!公安也不會抓你!事先想好為什麼在外面走的理由就好。貼文者是騎單車去醫院檢驗核酸。 七,是否要24小時內抗原檢測 有一說是要上傳抗原檢測片照片到「疫測達」APP,貼文者出發前有上傳,但一路上都沒有關卡問過這個問題,所以不清楚是不是必要條件 住在浦西的台商秀出最近11天收到的4批免費政府補給品.(取自臉書) 另一位已經返回浦西的台商12日則在臉書貼文指出,11天裡已經收到4批政府送來的免費食物,但有防疫期間最稀缺的蔬菜,但政府的補給卻是不定期的。
自3月11日起,大陸每日確診人數平均在2千以上,疫情持續升溫。但對於以國際貿易為主的台商來說,這波疫情呈現多點爆發,而且都集中在上海、深圳、東莞等台商聚集地,因此衝擊更勝前幾波疫情。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評估,深圳、東莞已經封城停工一星期,看樣子至少還會延長一周,完全恢復可能要到四月底。 陳明璋表示,這波疫情對台商的衝擊更勝前幾波疫情,主要是多點爆發和大陸中央堅持「動態清零」政策。 根據與大陸各地台商訪談所得,陳明璋指出,目前受衝擊最大的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台商;其中,深圳疫情嚴重,日增30多例本土確診,由於疫情是香港傳入,現在對於往來深港的貨運控管甚嚴,迫使台商調整國際貿易的物流路線,目前海運由鹽田港調整到蛇口港,空運中轉站由香港調整到廣州,這種調整不但增加成本與時間,也考驗台商的調度能力。 大陸防疫段子:姑蘇城外「含三次(核酸檢驗」。(取自網路) 東莞疫情比深圳緩和許多,日增確診在個位數,因此防疫管控目前已經放鬆;而且,在所有台商聚集的城市,東莞的政策補助及稅費減免是最早、最到位的。 長三角的蘇州與昆山,處境跟珠三角的深圳、東莞相似,雖然江蘇的疫情平穩(連日本土加零),但由於進出都要經過上海,上海現在是疫區(日增20多例),因此,蘇州、昆山對於從上海來的台商都要求做三加十一的隔離,物流人員要做六次的核酸檢測,只要從上海回來,到處要檢查健康碼和十四天行程碼,若已被註記星號,連門口警衛都要檢查,因此幾乎每兩天就要做核酸檢測;當地台商自嘲,「生活已和核酸檢測分不開了。」 陳明璋指出,大陸現在堅持「動態清零」,連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都發話了,地方官員只要防疫出事就要丟烏紗帽,因此,各地都採取最嚴格的管制措施,不但造成包括台商在內的工商業心理負擔和壓力,且造成進出貨中斷、成本飆漲、停工待料等問題。 雖然台商現在也多採取視訊會議與客戶溝通,但陳明璋指出,開發和維繫客戶不能只靠視訊會議,但穿州越省都要面對不同的防疫管制,生意要怎麼做? 對於大陸台商因為防疫而出現的經營困境,陳明璋建議,首先,各地台商協會應該效法東莞台商會,先調查當地台商現狀,匯整後,向台辦或經貿主管機關提出救濟方案。 陳明璋也建議各地台商會向大陸政府建議漸進式放寬動態清零政策,因Omicron或BA.2雖然容易傳染,但重症率及死亡率都遠低於先前的病毒株,即使染疫,只要注射過兩三劑疫苗,就無生命危險,大陸政府應該考慮採取「與疫共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