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 | 軍訓在精不在長 若當兵只是站哨+除草 好男誰想當兵 | 政治
2022/03/14 15:19:03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俄軍入侵烏克蘭喚起國人的危機意識,恢復徵兵制、延長4個月役期的呼聲又起,總統府及國防部證實,延役的議題目前已經有專門編組在研議中。但對於役男來說,如果延長役期只是到部隊去站哨、除草、出公差,對於提升國軍戰力根本沒有任何幫助。
去年11月,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民調顯示,如果明天中共武力犯台,相信國軍有能力保衛台灣的民眾只有48%,不相信的卻有47%。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當時分析,當中共武力犯台時,台灣社會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人對國軍保衛台灣有信心,如果說是一種「中度信心危機」,還太保守了,更進一步說,只有不到半數的人相信國軍能保衛台灣,甚至只有2成人有強烈信心,一旦兩岸開戰,將構成嚴重且難以收拾的問題。
如果是透過延長義務役時間來提升國軍戰力,國人支持嗎?
根據中央研究院社會所「中國效應主題研究計畫」,2015年至2017年進行的三次有關恢復徵兵制的民調,贊成比例由60%、81%、86%,逐年增加;但這個調查呈現一個奇怪現象:當台灣選民在2015年被問到「請問,您贊不贊成台灣為了增加軍事力量而增加稅金?」有66%反對,僅有32%贊成,跟60%贊成徵兵比起來,有至少3成的選民是支持徵兵但反對因加稅增加軍費的。
有人解讀,這個民調是全民民調,很多受訪者都已經當過兵,恢復徵兵制對他們根本沒有影響,但加稅卻跟他們的荷包息息相關。換言之,沒有反映年輕役男對於恢復徵兵制的真實意見。
上述研究團體指出,台灣選民願意在中國入侵台灣時抵抗的意願,跟當兵受訓時的受訓品質高度相關:當選民越覺得當兵時受到的軍事訓練對實際上戰場有用時,願意抵抗中國入侵的意願就越高,反之亦然。
那麼我們現在的義務役訓練內容有符合年輕役男的期待嗎?
軍事評論員廖宏祥指出,義務役的戰力提升跟受訓時間長短沒太大關係,反而跟訓練內容息息相關,像現在後備軍人教育召集14天,一人打28發子彈,一個彈匣都裝不滿,真的夠啦!什麼刺槍術、野炊、苦行和立正稍息敬禮整隊,就差不多折騰12天,前國防部長邱國正還說這些訓練是要練膽氣;搞不好28發都還打不完,就要去撿彈殼。
廖宏祥指出,其實野營野炊是台灣最不需要訓練的層面,役男入伍受訓應該先認識步槍結構、歸零射擊和各種姿勢射擊比較實際吧;國防部這樣虛應故事,等於糊弄了國安會。
而且,台灣部隊的組織與裝備都相對落後,別說增加義務役服役時間,就算增加志願役人力,也無法提升國防軍整體戰力。
廖宏祥指出,台灣搞聯兵營基本上就是因為解放軍有合成營,如此而已,就機動性而言,光是旋翼機的人機比 ,台灣跟非洲窮國一樣。
廖宏祥指出,台灣以前的聯兵旅和現在的聯兵營,都是參謀總長一聲令下就開始混裝改編的,完全沒有考慮後勤補保和作戰效能等問題;事前既沒有經過模式模擬的推演,事後在歷次的漢光演習也沒有拉出來做實兵驗證;所謂「打、裝、編、訓」,其實就是只是口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