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ETF怎麼挑? 法人建議評估4大面向 後市這樣看

分享:

債券ETF怎麼挑? 法人建議評估4大面向 後市這樣看

2023/10/03 14:06:52文/資深記者 李錦奇
債券ETF怎麼挑? 法人建議評估4大面向 後市這樣看

月月配ETF因具ETF風險分散特色,且月月有現金流,成為今年熱門商品,其中,債券ETF多了海外所得免稅這個「隱藏版」優勢,也吸引投資人目光,不過,該如何挑選呢?投信法人建議,可從債券殖利率、風險分散性、入手價、收益平準金共4大面向,評估適合自己的月月配債券ETF。

國泰10Y+金融債ETF(00933B)經理人鍾郁婕表示,以00933B為例,依據所得稅法,每月領到的配息屬於海外所得,家戶全年合計100萬元以下就免稅,對大多數人來說更具稅務效率。

鍾郁婕指出,以債券殖利率來說,目前長天期金融債相較美元公司債、美國公債的指數殖利率更佳,截至9/25,00933B追蹤的「彭博10年以上美元金融債券指數」殖利率攀升至6.2%,遠高於近 10 年平均殖利率約4.3%,為歷史相對高檔,甚至比台灣最多人存的金融股殖利率還高。

其次,針對風險分散性,目前市面上的金融債ETF,約持有48~141檔不等的債券,若檔數約多、越能分散單一公司倒債的風險,建議投資人可從持債百檔以上的ETF中挑選合適標的,風險分散程度更好。

此外,目前市面上債券ETF,價格約落在30~40元之間,對於初入債市或想累積張數的投資人來說,門檻相對高,部分新發行的債券ETF,發行價只要15元,相對容易入手。

最後,不僅要月月配,還要月月「穩健」配,如果納入收益平準金機制,即可提升配息穩健度,避免配息前投資人大幅增加,而稀釋了每人可領到的配息。

觀察整體債券ETF市場,今年以來大放異彩,從2022年12月30日截至2023年9月28日,受益人數自14.56萬人增加至73.27萬人,規模自新台幣1.2兆元,增加至1.67兆元。

以國泰20年美債ETF (00687B)為例,基金規模由83.74億元大幅成長至471.85億元,基金規模增加4.6倍,受益人數已達6萬5645人,增幅超過22倍,00687B今年6月、9月已追加募集,自9/20開始銷售第3次追加募集的200億額度後,仍吸引投資人持續湧入,顯示市場普遍看好債券未來的表現。

為何00687B受到市場的青睞?基金經理人江宇騰說明,主因長天期債券價格受升、降息影響較大,根據最新2023年9月聯準會利率點陣圖顯示,隱含年底前仍將升息1碼,但今年底是聯準會升息終點的立場沒有改變,2024年則轉向降息,進入降息循環後,債券價格反彈幅度最大的就是存續期間長的長天期債券,而據歷史資料顯示,在近3次升息循環結束時進場配置長天期美債市場,持有2年累積報酬率有望達到20%。

其次,美國公債被視為無風險資產,違約率極低,避險效果佳,存續期間數值愈大,代表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愈高,以國泰20年美債ETF (00687B)為例,截至9/27,基金平均有效存續期間約16.5年,也就是說接下來如果債券殖利率下降1%,債券價格有機會上升約16.5%,且目前指數到期殖利率約4.8%,來到2007年11月以來的新高,殖利率來到難得的甜蜜點。

元大投信也指出,債券只要發債國家或是企業不違約,債息為每期固定支付,不像股票股利會隨當年企業經營結果而有變化,因此可以利用現階段高債息投資機會,持續建立穩定收益部位。如美國公債是由世界第一經濟體美國為擔保,被視為無風險資產;而投資等級債信評約僅次於美國公債,又能提供較美國公債更好的收益性。

元大投信指出,今年以來AI題材領漲股市,但利多效應近期明顯減少,隨美債殖利率高檔走揚,股市評價面的上檔壓力明顯出現,加上債券價格走低代表殖利率提升,是更實際的「價低息更高」,債券ETF約5%至6%的配息率,相較股息收益並不遜色。

同時債券ETF具有節稅優勢,配息收益計入海外利息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一般投資人新台幣670萬元內可免稅(自然人),且因其配息來源屬於境外所得,無論單次領息金額高低,都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元大投信提醒投資人參加ETF配息時,應留意配息率是否與追蹤指數息率差異太大,參加配息時也要留意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配息金額會自ETF淨值扣除,宜一併留意淨值變動。

保德信指出,歷年9月往往是投資級債供應最強勁的月份之一,9月投資級債的供應量平均可達1380億美元,市場預期今年的發行額將回穩至1000至1200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810億美元,不過仍低於2017年以來的平均水準1380億美元,顯見未來還有成長空間可期。
 
PGIM保德信美國投資級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黃相慈表示,美國投資級債具吸引力的收益率一直是驅動市場需求的關鍵,現階段在聯準會升息週期即將結束的環境下,利率風險相較於過往已有所下滑,另外,市場多認為聯準會明年降息的機率相當高,推動市場資金提早進場鎖定債券收益率的需求面。

黃相慈分析,近期在美國公債殖利率急升帶動下,美國投資等級債殖利率已經接近6%,美國非投資等級債殖利率達8.7%,債券投資價值浮現,聯準會亦公布第二季國際市場對美國公司債券的需求出現大幅改善,預料在升息循環進入尾聲階段,將有更多資金進駐卡位。

黃相慈認為,在利差收斂空間的考量上,現階段看好銀行業債券表現,且美監管機構加強審查對債券持有人影響為正面,另外,亦看好公用事業,因該產業今年大量發債因應資本支出,讓評價具吸引力,在債券選擇上,建議投資人聚焦BBB級債券,同時關注潛在Rising star之利差收斂機會。

滙豐環球高入息債券基金投資組合經理蔣智安指出,對於固定收益投資者而言,過往聯準會暫停升息都標誌著市場利率見頂的訊號。因此,儘管未來幾個月債券市場面對美國政府增加發行債券,而可能出現波動,但市場利率的走勢似乎會走低。

他說,從基本面來看,隨著通膨與經濟成長將持續拉鋸一段時間,相信政策利率與債券收益率守在高點的時間可望拉長。統計Bloomberg資料,1984年至今歷次升息循環結束後,從1個月、3個月、6個月,至1年的期間,美國投資級債券都有相當吸引人的收益成長表現,過往升息結束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基準利率呈現緩步下滑,有利債券價格。

蔣智安認為,利率周期接近尾聲是目前投資者需要關注的全球關鍵主題之一,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債券不僅享有較高的殖利率、價格下修風險也低。除此之外,債券還可以作為對沖成長和金融穩定風險的工具,觀察歷史趨勢,股市與非投資級別債券面臨危機時,投資人通常偏好有「避風港」作用的政府債券,相對於股票的估值來看,債券也更具投資價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