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策法藏毒丸 美國不出兵卻刺激北京 讓台灣吞苦果 | 兩岸

分享:

台灣政策法藏毒丸 美國不出兵卻刺激北京 讓台灣吞苦果 | 兩岸

2022/09/16 11:27:04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

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15日通過「台灣政策法案」,全面提升美台關係,新增對台軍援、取消官方交流限制、重建美台軍事訓練機制、制裁武力犯台的中國高官、支持台灣參加國際組織等,等同恢復台美邦交,但實際情況有那麼美好?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6日舉行座談會,邀請美國及兩岸問題專家探討中共二十大及台灣政策法案對美中台關係的影響。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信賢形容台灣政策法案,涉及外交、軍事、經濟、文化與台灣國際參與等領域,為1979年《台灣關係法後》,是美國重塑對台關係最全面的法案;法案一方面是支持台灣、嚇阻中國侵略台灣,另一方面則是壓制中國,這才是重點。

雖然,美國國會即將改選、行政部門有異見,但據王信賢評估,以美國目前兩大黨(此法案亦為跨黨派提案)與多數民眾都「反中」的現況,台灣政策法案最後通過的機率很高,但仍有冗長的立法過程,內容也將會有所調整,但足以讓美國向中國要價。

而當台灣高興之餘,卻忘了台灣政策法案的關鍵內容已經被調整、甚至變味。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指出,美國參院外委會的最新版本做了以下重要修改:

(1)原本sec 204a的台灣安全倡議(Taiwan Security Assistance Initiative),除標題調整之外,將提供4年提供45億美元軍援,調整為5年65億美元(新增2027年億的20億美元)。

(2)原本sec 213中賦予台灣「北約重要盟友」(Major Non-NATO Ally, MNNA)地位的內容,調整為以等同於非北約重要盟友的方式對待台灣。

(3)關於sec 104駐美代表處的更名,則改為不具拘束力的「國會意見」(Sense of Congress),意即對行政部門僅具建議性質。

(4)關於sec 105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改為代表,且任命則比照一般美國駐外大使提名程序(即需經參議院同意任命)的內容則被刪除。

(5)原版本sec 803中的預擬制裁官員對象,涵蓋中國國家主席,但修正後的版本則已取消。

即便台灣政策法案已經修改許多關鍵內容,但北京的反應可能還是會很激烈。

王信賢指出,目前通過的版本雖調整了最為敏感的部分,但從北京的角度來看,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沒有改變,調整的僅是戰術層面。

在此之前,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認為「部分內容讓我們有些擔憂」;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也表示「國會和政府部門官員在審查過程中會持續溝通此案」。儘管美國行政部門有所擔憂,但從北京的角度來看,究竟是在實踐美中間的「護欄」?還是扮演「黑白臉」?答案應該是後者。

最關鍵的是,美國對兩岸關係更加朝向「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前進,且為長期趨勢;王任賢指出,從中共角度來看,台灣政策法案觸碰到中國核心利益,也就是主權(統一)、安全、發展利益。

由於美國將對台「戰略清晰」落實到法律規範,美中間的戰略競爭可能進入到涉台的「法理競爭」階段,王任賢提醒,值得觀察的是,傳言已久的中共對台「法理鬥爭」是否將加速,特別是《反分裂國家法》(修法或推出「施行細則」),甚至是推出更積極的促統法律。

不過,國政基金會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不認為,台灣政策法案會引發另一場台海危機;他指出,北京如果針對台灣政策法案發動另一場台海危機,則可能招致更大的反作用力而得不償失。

林郁方指出,中共若要對台灣施加另一場軍事壓力,它必須比不久前的對台軍演的規模更大、力道更強,要有更多的戰機和軍艦必須越過台海中線,尤其是更多的彈道飛彈和火箭必須射向離台灣本島更近的海域。

但這些更激烈的軍演必然會讓台灣和美國有感,卻也可能造成擦槍走火而引爆軍事衝突,林郁方認為,至少會導致美國國會,甚至拜登政府,採取更激烈的因應手段以對付中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