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慈濟、雙和及新竹台大分院升格醫學中心 醫界:弊大於利

分享:

台北慈濟、雙和及新竹台大分院升格醫學中心 醫界:弊大於利

2024/02/07 10:44:28文/記者 凌君浩
台北慈濟、雙和及新竹台大分院升格醫學中心 醫界:弊大於利

台北慈濟、雙和醫院及新竹台大分院3月1日起,從地區醫院正式升格為醫學中心,意味民眾到3家醫院就醫,門診部分負擔將從240元漲為420元、急診400元漲為750元。醫界普遍認為「弊大於利」,民間健保監督聯盟直言是「政治利益」,民眾什麼都沒做就要被懲罰,醫改會針對醫學中心評鑑結果提出質疑「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的醫學中心嗎?」

時隔7年、原訂12月公布的醫院評鑑結果,衛福部終於在農曆年假前3天、2月6日宣布結果。台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評定醫學中心共10家,增額評定2家,分別為台北慈濟醫院以及部立雙和醫院;北區(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則因區域人口增加,新增台大醫院新竹分院1家醫學中心,3月1日生效。

醫學中心是衛生福利部(前身衛生署)於1988年起全面實施醫院評鑑後,對國內各醫療機構的最高評級,高於「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除具有研究、教學訓練、精密診斷、高度醫療等多種功能外,並負有輔導、協助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的責任。

依社區醫療網規畫,每200萬人口設一家醫學中心,若醫學中心太過密集,以現況為上限,不應再增加。台灣22家醫學中心已遠超過人口密度的上限,其中逾半數在集中雙北,醫療資源嚴重分布不均,醫改會質疑「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的醫學中心嗎?」病人大量湧入醫學中心,恐對健保財務、分級醫療產生衝擊。

醫界認為,醫學中心在醫療照護體系中的最上層,民眾認知醫學中心技術最佳,成為就醫首選。但醫學中心數量增加,應考慮到健保給付、醫療轉診制度等問題,若未適度數量控管是否會造成醫療資源的分散及醫學中心社區化、區域醫院化的風險發生。衛福部應提出解方,審慎評估醫療資源要如何重新分配,確保醫療資源缺乏地區的民眾,也能獲得好的醫療服務。

督保盟指出,台灣醫療分成三級醫院、四級醫療,評鑑演變成民眾不停追求醫學中心,「一般醫院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國家用制度來告訴國人,「醫學中心比較厲害」,卻又不要民眾去比較厲害的醫院看病,強制民眾使用分級醫療,對台灣的醫療發展,升級醫學中心是「弊大於利」。

督保盟表示,對於民眾而言,什麼都沒做,門診部份負擔金額從區域醫院的240元提高到420元,急診的部份負擔從400元提高到750元。升級醫學中心以後,民眾就醫部分負擔增加,還被要求強制轉診至層級較低的醫院,「衛福部不得罪人,醫院贏了面子,但民眾什麼都沒做錯,卻要遭受處罰」,根本是政治考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