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環境多留意!恙蟲病高風險,致死率達60%

分享:

清明節掃墓環境多留意!恙蟲病高風險,致死率達60%

2024/04/02 14:00:00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恙蟲病於每年四月開始逐漸成為公共衛生關注的焦點,尤其在清明節兒童連假期間,民眾涌向郊外進行掃墓、祭祖或其他戶外活動,不知不覺中增加了接觸潮濕草叢環境的機會,從而面臨著較高的感染恙蟲病風險。

恙蟲病是由立克次體感染所引起,其傳播途徑主要透過恙蟲叮咬。這些小型昆蟲偏好生活在濕潤且雜草叢生的環境中,容易在人類不經意間爬上身體,並選擇柔軟部位進行叮咬。一旦被咬,患者可能在九至十二天的潛伏期後出現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與肝功能異常等症狀,恙蟲叮咬處還會形成特徵性的無痛性黑色潰瘍傷口,即所謂的「焦痂」。

屏東縣衛生局強調,若能及時發現並給予正確治療,患者很可能於一至二日內症狀緩解。但若治療延遲,病情可能進展至心臟、肺部或腎功能衰竭,極端情況下致死率可以高達60%。因此,對於即將於節日期間規劃戶外活動的民眾,衛生單位特別提出三項重要的預防指南:第一,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以減少皮膚與草叢直接接觸的機會;第二,使用經政府核可的防蚊液於皮膚暴露部位,有效預防恙蟲的叮咬;第三,活動結束後應盡快沐浴並更換乾淨衣物,以降低被恙蟲叮咬的風險。

此外,民眾若在戶外活動返回後發現身體異常,應立即就醫檢查,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