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暐瀚觀點》綁匪與人質

分享:

《暐瀚觀點》綁匪與人質

2024/06/06 16:11:30文/記者 許怡雯
《暐瀚觀點》綁匪與人質

隨著520新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兩岸關係愈來愈緊張,對此,品觀點YT頻道《暐瀚觀點》主持人黃暐瀚,特地在本集節目中,以「綁匪與人質」為題,來探討國際關係及兩岸關係的現狀,其中針對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概念,分析其在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中的狀況,超精彩的分析,千萬不要錯過。

在節目中,黃暐瀚分析美國總統拜登最近的表態。拜登總統最近接受了《時代雜誌》的專訪,他在訪談中提到,如果中國大陸片面改變兩岸關係,攻打台灣,美國將動用武力保護台灣。當記者問到具體的武力形式時,拜登解釋說,地面部隊和海空部隊是不同的。他表示,美國不會將地面部隊駐紮在台灣,但會派遣海空武力來支援台灣。

黃暐瀚解釋,這其實是拜登第六次表態出兵保衛台灣。回顧一下這六次表態的背景和內容,第一次表態:2021年8月,美國撤軍阿富汗引發了「疑美論」。在這個背景下,拜登在接受ABC電視台訪問時表示,美國會保衛日本、南韓和台灣。這是台灣第一次被提到,這引發了廣泛討論,特別是台灣是否也被視為北約的一部分。

第二次表態在同年10月,拜登在CNN的節目上回答觀眾提問時明確表示,如果台灣遭到攻擊,美國會保衛台灣。這次表態引發了台灣內部的激烈討論。第三次表態在2022年5月,拜登訪問日本時再次強調這一立場。他在訪談中表示,如果台灣被攻擊,美國會保衛台灣。第四次表態在2022年9月,拜登在CBS的60分鐘節目中,主持人問他如果台灣被攻擊,美國是否會出兵保衛台灣,拜登給出了明確的肯定回答。

第五次表態則在2023年,拜登在美國西點軍校的畢業典禮上,再次提到,如果中國大陸攻擊台灣,美國將會有所行動。第六次表態就是最近,拜登在《時代雜誌》的專訪中再次強調這一立場,表示美國會動用武力保衛台灣。

黃暐瀚指出,拜登的多次表態在台灣引起了不同的反應。一部分人感謝美國的支持,認為這是對台灣安全的重要保障;另一部分人則持懷疑態度,認為美國只是口頭支持,不會真的行動,而這種分歧可以通過一個小故事來解釋。

假設有一個紅色的綁匪衝進銀行,挾持了三個人質,一個藍色的、一個綠色的和一個白色的。綠色的人質相信警察會來救援,並且抵抗綁匪;藍色的人質則認為警察不會來,應該順從綁匪;白色的人質則保持中立。這個故事反映了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不同看法。

黃暐瀚指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有四個主要特質,可用來解釋台灣民眾的不同反應。其中綁匪綁架人質往往有其理由,人質可能會認同這些理由。在兩岸關係中,一些台灣民眾認為兩岸同屬一中,中國大陸攻打台灣是因為台灣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另外,人質必須感受到真正的威脅。中國大陸的軍事行動和言論讓台灣感受到威脅,例如軍機飛越台灣海峽中線,導彈飛越台灣上空等。還有,人質可能會接受綁匪的小恩小惠,進而對綁匪產生同情。在兩岸關係中,兩岸經濟合作讓一些台灣人,覺得中國大陸是可以親近的對象,不應該視為敵人。

也有對綁匪以外的聲音視而不見,一些人質會只相信綁匪的話,對外界的信息視而不見。同樣地,一些台灣民眾不相信美國的保證,認為美國只是說說而已,不會真的行動。

黄暐瀚說,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兩岸關係中的應用,反映了台灣民眾對於美國和中國大陸不同的信任程度。一部分台灣人相信美國會在中國大陸攻擊時出兵保衛台灣,而另一部分則認為應該順從中國大陸,避免衝突。

而拜登總統的多次表態,雖然明確表示美國會保衛台灣,但在台灣內部仍然存在分歧。這種分歧反映了台灣社會對兩岸關係和國際政治的不同理解和期待。

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分歧嚴重,這讓人對未來感到悲觀。如果台灣無法在內部達成共識,無論是面對國內法案還是國防外交問題,都會面臨困難。台灣最迫切的問題是找到一個認同的共識,維持國家的主權獨立。

總結來說,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不同看法和反應。拜登總統多次表態美國會保衛台灣,但這是否能改變台灣民眾的看法,仍有待觀察。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持續收看《品觀點》網路節目《暐瀚觀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