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法修法爭議不斷 代理孕母議題成焦點
2024/07/15 14:58:04文/品觀點綜合編輯衛生福利部自今年5月14日起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為期60天。7月13日為預告期最後一天,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14日受訪時透露,期間共收到逾400件民眾及團體的意見回覆,涵蓋正反両方論點,數量不算少。
本次《人工生殖法》修正幅度為近20年最大,重點包括將「受術夫妻」修正為「受術配偶」,開放未婚女性、同性伴侶實施人工生殖。同時新增「代理孕母」、「代孕生殖」等相關用詞定義,並增列代理孕母權益保障規範。
其中備受關注的代理孕母議題,草案中規定代孕條件限制為:設籍台灣、年滿20至40歲、有足月懷孕生產經驗者,且終身以代孕1次為限,同時明文禁止商業代孕行為。
然而,代理孕母議題在社會上仍存在極大爭議。部分婦女團體質疑政府在無法完善保障代理孕母及代孕子女權益的情況下,貿然納入開放條件,要求應全面刪除代孕相關條文。但國內生殖中心的民調則顯示,有75%民眾在配套完善的前提下支持開放代孕。
面對外界質疑修法時程延宕,吳昭軍坦言,若民意反映意見較多、較分歧,勢必需要更多時間凝聚共識,才能重啟專家會議檢視修正條文。但他也承諾將以最快速度整理各方意見,儘速召開會議討論。
衛福部先前曾表示,《人工生殖法》修正案在民國93年即已舉行代理孕母公民會議,當時做成不禁止、有條件開放的結論。近年來累積20多場專家會議及2場公聽會,期望在兼顧各方利益下儘快完成修法。然而從本次預告期間反應的激烈爭議來看,要讓社會達成共識仍有一段路要走。
修法背後牽涉龐雜的倫理、法律、社會層面議題,不易一蹴可幾。未來修正草案送入行政院後,勢必還將經歷層層審查、朝野攻防。儘管如此,面對少子女化趨勢日益嚴峻,如何在保障弱勢權益的同時順應時代需求,完善人工生殖法規,仍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