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新生和平天橋 北市交通局強調「以人為本」

分享:

拆新生和平天橋 北市交通局強調「以人為本」

2024/11/19 17:35:01文/品觀點編輯中心
和平新生 天橋

台北市政府擬拆除新生南路與和平東路交叉口之人行天橋,引發在地文史人士抗議並提報文資,今(19)日公告審議結論為「不具文資潛力」市府一早便突襲展開接續拆除作業,再度引爆民眾不滿;台北市交通局稍早回應,指天橋是過去「以車為先」的思維,如今要轉換到「以人為本」價值思維,也配合辦理各項路口安全精進措施,引進最新人本路口設計,進行道路改造。

在地文史社群近期多次舉辦保留天橋倡議活動,面對今日上午北市府突襲啟動拆除作業,Facebook粉絲專頁「守護和平新生天橋」發文寫下「蔣市府突襲封橋準備強拆!」、「文資提報者至今未收到任何文資現勘紀錄與決議」、「蔣市府直接無視法規,準備強拆天橋!」等文字。

台北市交通局稍早回應,「天橋」及「地下道」是早期應交通需要的產物,是以行車順暢為思考,讓行人必須爬上爬下,即是「以車為先」的思維;美國運輸發展及政策學會(ITDP)亦指出,天橋設計方式並未優先考慮人們過馬路的便利性,使城市更不適合步行,並加劇了駕駛者、行人和騎自行車者的道路安全狀況,城市不應該建造更多的人行天橋,而應該改善現有的十字路口並增加更多的街區中間十字路口,以使街道對所有人來說更安全、更舒適。

交通局表示,台北市採相同的「以人為本」價值思維,隨著本市已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高齡長者占人口比例提升,且身心障礙者或行動不便者對無障礙的需求越來越大,現在天橋下方多已劃設平面行穿線,行人已不用爬上爬下,以致天橋/地下道的使用率大幅降低,衍生橋梁維護、治安、景觀等問題,因此道路的設計與時俱進調整。

交通局強調,配合和平新生天橋之拆除,已辦理各項路口安全精進措施,引進最新人本路口設計,進行道路改造,措施如下:

1.路口轉角處全面淨空,沒有墩柱及樓梯影響行人及右轉車行車視線。
2.路口行穿線退縮(包含斜坡道)。
3.行穿線加寬(西側行穿線現況為 2 公尺,未來統一為 3公尺)。
4.增設庇護島。
5.分隔島增設行人燈。
6.路口轉角處增設欄杆。
7.行人燈早開及早關:讓車輛駕駛人更能注意到行人,行人與轉彎車動線盡量人車分離。
8.未停讓行人、闖紅燈科技執法。

台北市文化局也說明,今日已將會勘結果及會議紀錄寄發,審查結論為「不具文化資產價值潛力,且不予列冊追蹤」,和平新生天橋已非暫定古蹟身分,就文資程序已完備,無可管制事項;因本案深受各界關心,紙本公文以掛號方式寄送予提報人外,為避免收件時間差,另以電子郵件先行提供予提報人,也已提供給民意代表協助轉知。

台北市工務局則表示,和平新生天橋橋齡已42年,基於地方建設維護與交通安全考量,有此拆橋計畫,顧及部分民眾對橋梁的情感,市府並未直接展開拆橋工作,而是先跟民眾及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團隊進行溝通,包括工程的說明會,交通局長謝銘鴻也曾至現場與民團做過說明。

工務局表示,未來新工處將會在大安森林公園8號出口設立紀念碑,保存在地的情感記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