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光照亮荔枝園 高雄創新除蟲法兼顧環保與效益

分享:

綠光照亮荔枝園 高雄創新除蟲法兼顧環保與效益

2025/04/14 15:57:08文/記者 賴君欣
綠光照亮荔枝園 高雄創新除蟲法兼顧環保與效益

每年五月是荔枝盛產的時節,香甜多汁的玉荷包總是讓人垂涎三尺。然而,在剝開果皮準備享用的瞬間,若赫見果肉中蠕動的幼蟲,總會讓人大失胃口。這種讓農民和消費者都頭痛不已的害蟲,正是俗稱「蒂頭蟲」的荔枝細蛾幼蟲,牠們以果實內部種仁為食,不僅造成落果,更讓整體商品價值大幅下滑,是荔枝栽培中的一大難題。

↑圖說:荔枝的「蒂頭蟲」常讓人胃口盡失(圖片來源:鳳試所方信秀提供)

高雄市是全台最大玉荷包荔枝產區,種植面積達2,340公頃,年產值可高達16億元。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病蟲害挑戰,高市府農業局自110年起與國立嘉義大學合作,展開長期田間監測與生物調查,經過數年研究終於確認,造成荔枝損害的主要元凶為「中華細蛾」。該害蟲族群會在荔枝開花結果時迅速增加,其幼蟲鑽入果實後便難以察覺,卻已對產量造成重大威脅。

↑圖說:於荔枝園懸掛荔枝細蛾的性費洛蒙誘引器(圖片來源:嘉義大學林彥伯教授提供)

為找出更環保且有效的防治策略,農業局進一步攜手農業部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進行創新技術研發。研究團隊發現,荔枝細蛾具有夜行性,白天潛伏於樹幹陰影處,到了夜晚才開始活動、交尾與產卵。利用這一習性,團隊實驗發現,在夜間架設綠色照明燈具,可有效抑制細蛾活動,顯著降低產卵數與果實受損率,同時保有荔枝原有的果形與甜度。

根據試驗數據,若於果園建置夜間綠光燈照系統,可使荔枝細蛾的危害率降至2%以下,大幅減少農藥使用次數與人力支出,估算一年內即可回本,展現極高的經濟效益。此方法不僅能保障農民收益,更是朝向永續農業的一大步。

↑圖說: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所研究發現,荔枝細蛾白天棲息在樹幹下方陰影處不活動,夜間開始活動並進行交尾與產卵,如於夜間照射綠光,可有效抑制荔枝細蛾的活動力。(圖片來源:鳳試所方信秀提供)

農業局長姚志旺表示,高雄市致力於推動智慧且友善的農業環境,「綠光除蟲」技術正是結合科研成果與在地需求的創新典範。今年起,市府將擴大推動此項技術的應用與驗證,串聯農民、學術單位及研究機構,打造高效率、低污染的荔枝栽培模式,讓高雄的玉荷包繼續成為全台最甜的夏季代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