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曾說新兵訓練不能只是油漆和除草 | 政治
2022/10/20 12:09:10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俄烏開戰後,本來被認為不堪一擊的烏克蘭軍,半年後強勢反攻,兩週內收復數千平方公里失土,並有將俄軍趕出國境的氣勢。短短半年的時間裡,烏軍是吃了什麼「變身藥」?
近期在烏軍反攻烏東、烏南的戰鬥中,最讓國際軍迷震憾的是,號稱「大炮兵主義」的俄軍竟然被烏軍火炮壓著打,有人說是因為美國及北約提供諸如海馬斯火箭炮、M777榴彈炮等先進炮兵武器;但炮兵專家都知道,炮兵最重要的是觀測及通信,從烏軍公布的視訊中可以發現,烏軍炮兵的前進觀測員已經熟練使用無人機進行目標定位,有些炮擊,甚至第一發就直接命中目標。
國軍隔岸觀火,不知從烏克蘭戰爭中學到什麼經驗教訓?空軍退休上校周宇平指出,俄烏戰爭爆發後,國軍才開始積極嘗試用無人機作為炮兵前進觀測裝備,而且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忽略無人機大面積偵察的功能,可以作為部隊戰術作為的依據。
八月共軍對台進行環島演習後,國軍終於決定恢復徵兵制,將義務役役期由4個月至少延長為1年;增加役期,國防部卻沒有告訴國人,要加強那些訓練項目。
2016年6月4日,《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的「中華民國三軍統帥」蔡英文赴陸軍宜蘭金六結營區視察時曾指出,「光是油漆與除草,不會讓國軍更好。」
蔡統帥說,政府推動國防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改變國軍一些既有文化,官兵們接受訓練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大家成為可保家衛國的軍人,執行任務時有能力保護自己、夥伴和國家。
但在國軍現有文化和訓練體制下,一年或兩年的義務兵役能有效提升國軍戰力?
周宇平建議,將英國訓練烏克蘭新兵的課目拿來檢視,就知道我們陸軍的新兵訓練落後北約的標準有多少?與實戰的要求差距有多少?
周宇平指出,在討論延長役期之際,陸軍需要拿出能說服人民的訓練大綱與課目;否則如何能證明役男的青春不會被虛擲,同時才能獲得人民的支持。
但目前國軍訓練情況又是如何?周宇平指出,現在即使是志願兵,第一志願選的多是後勤單位,地面戰鬥部隊的員額總是不足,這些志願役都寧願拿掃把也不要扛槍炮,將來又如何寄望義務役來提升國軍戰力?
周宇平認為,義務役訓練課程其實應該要因地制宜,烏克蘭是一個與歐陸接壤的國家,台灣則是海島國家;嚴格來說,飛彈防禦和空海戰才是為開戰前期重點。
加上台灣西部地區地小人稠,周宇平認為,城鎮戰的打法差異很大,若戰事真的發生了,主戰場應該就是在台灣本島地區,軍事的攻防將導致軍民設施俱焚,醫院的收容將會是大量的外科救傷為主。
兩岸開戰,周宇平認為,台灣最大的問題是難民,因為大家都逃不出去本島,民生的問題會超級嚴重,壓力會越來越沉重,因此,義務役的軍事訓練要以戰場狀況為主,台灣人民長期的優質生活與人性,是將來面對共軍入侵的最大問題,單憑軍事訓練,國人還是應付不了真正的生死之爭。
兩岸開戰後,台灣的半導體出不去,美國武器也進不來,因此近日《日本經濟新聞》駐台記者中村裕(Ryo Nakamura)從華盛頓報導,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將部份對台軍售品項,透過授權生產方式,期能讓台灣加速獲得軍備。
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指出,我國與美國合作生產軍品已有先例,早在1970年代,就與美國透過技術移轉輸出模式,合作生產過UH-1H通用直升機;後續循類似模式,繼續生產過F-5E/F型戰機,並更上層樓與諾斯諾普格魯曼公司合作研發專門為我國設計生產之AT-3教練機。
張競也提醒,論我國與美國合作生產任何品項,真正技術環節還是掌控在美國國防產業體系手中,技術移轉範圍相當有限,千萬不要指望透過合作偷學功夫,華盛頓不會笨到培養出在國際軍備市場之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