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達一號」翱翔天際 台電永安濕地黑面琵鷺救援與繫放故事
2025/01/14 17:15:51文/記者 賴君欣2024年12月19日,台灣電力公司興達發電廠的生態專員在永安濕地發現一隻疑似因肉毒桿菌中毒而無法飛行的黑面琵鷺亞成鳥。這隻珍稀的黑面琵鷺隨即被送往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接受治療,經過精心照護後完全康復。2025年1月14日,這隻黑面琵鷺在台南鳥會與屏東科技大學的協助下,被賦予「興達一號」的名字,並在永安濕地原地釋放,重新回到自然懷抱。
↑圖說:台南鳥會郭東輝(左)常務理事協助上標(圖片來源:興達電廠提供)
參與釋放儀式的台電專業總工程師溫桓正指出,興達發電廠是全國首座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火力發電廠,這次成功救援並野放「興達一號」,不僅展現濕地保育的成果,更是一項重要的環保成就。他提到,興達發電廠自去年起舉辦「永安濕地‧興光羽影」攝影比賽,積極推動社會大眾關注濕地生態與黑面琵鷺的保護工作。經過多年努力,永安濕地的黑面琵鷺數量已從12年前的102隻增至目前的427隻,彰顯濕地經營與水鳥保育的顯著成效。
↑圖說:屏科大孫元勳教授鳥類研究室許雅玟(右)研究員協助上衛星發報器(圖片來源:興達電廠提供)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獸醫師詹芳澤表示,黑面琵鷺常因誤食被肉毒桿菌毒素污染的魚蝦而中毒,尤其在冬季降雨量少的西南沿海濕地,中毒案例較為常見。若未及時治療,死亡率高達80-90%。此次因興達發電廠生態專員的快速應變,中毒黑琵得以及時接受血清治療,成功挽救了這條珍貴生命。
↑圖說:小黑琵W10慢慢步出紙箱。(圖片來源:興達電廠提供)
台南鳥會常務理事郭東輝則強調,為「興達一號」繫上的GPS衛星發報器將在未來3個月內記錄牠於永安濕地的活動狀況。當春天來臨、牠北返時,這項技術也將揭示牠的遷徙路徑與出生地,為黑面琵鷺的生態研究提供寶貴數據。
興達電廠的生態專員Jaycee熱情邀請國內外民眾,在目前正值候鳥季節之際,到永安濕地欣賞黑面琵鷺的優雅身影,並參與「永安濕地‧興光羽影」攝影比賽。他也歡迎更多關心濕地生態的朋友,與興達電廠聯繫,共同參與保育行動。
↑圖說:野放後 ,小黑琵W10 飛往黑琵群 ,先在一旁洗澡洗去味道 ,隨後慢慢走進群體休息。(圖片來源:興達電廠提供)
這次救援與野放行動,不僅是一段人與自然攜手合作的感人故事,更凸顯了永安濕地的重要生態地位,讓更多人關注濕地保育與黑面琵鷺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