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加入印太經濟架構、WHA雙雙落空?數據曝逾三成聲量批民進黨自欺欺人│政治

分享:

品觀點│加入印太經濟架構、WHA雙雙落空?數據曝逾三成聲量批民進黨自欺欺人│政治

2022/06/02 11:51:34文/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

第75屆世界衛生大會(WHA)本月在瑞士日內瓦登場,儘管會前有71個友好國家挺台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但因中國強烈反對,最終「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提案仍遭駁回;隨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親赴亞洲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但在首輪創始國卻不包括台灣,引發社會強烈抨擊。民進黨政府過去持續聲稱「台美關係史上最好」、「美國對台承諾堅若磐石」、「台灣國際能見度大增」等語,但被網友批評在面對實際的外交困境卻毫無進展,仍未加入國際組織,口號只淪為大內宣。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自本月21日至24日之間,藍綠雙方陣營的政治人物對此議題的公開發文,並觀察發文後引發的社群反應,數據顯示,藍營部分由總統馬英九率先發難,批評民進黨政府斷絕兩岸聯繫,才導致今天無法參與WHA、外交空間限縮的局面,這一觀點引發1675次回文的廣大討論,居該主題之冠,同時創造9133次互動、236次分享。

另一方面,泛綠陣營也有不少政治人物發文回應,例如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批評馬政府是以犧牲台灣主權、走進一中的方式為代價,批評馬任內經濟凋敝、國防力量衰退、施政滿意度最低,也創造8155次互動、263次分享;親自前往日內瓦考察的民進黨立委林靜儀並未直接回應馬英九的說法,而是闡述台灣即便受中國外交打壓,仍以單邊或多邊會議等其它模式參與,防疫成績也受世界矚目,這樣的觀點引起廣大共鳴,以最高的互動數21366次,及最高的分享數309次拔得頭籌。

至於IPEF方面,駐日代表謝長廷報告日美首腦會談的情況,間接提及IPEF的內容,並指出日本正密切關注台海安全問題,創造了3098次互動外;而藍營立委批評民進黨施政也獲得熱烈迴響,例如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批評,綠營曾為支持萊豬進口,把「經濟框架」置於「健康框架」前,這次卻仍無法加入IPEF,這個觀點引發共鳴,創造了最高的185次分享;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李貴敏等人也質疑民進黨「台美關係史上最好」口號及大內宣,分別創造308次、194次回文。

綜觀而言,在WHA相關討論中,藍綠在這個主題的攻防可說是五五開,各有其論述支持者;然而在IPEF方面,除了本來就是駐日代表的謝長廷,因談及台海安全議題獲得關注,其餘熱門貼文都是藍營政治人物的發文,論述獲得藍營粉絲支持,綠營在此議題上的聲量則較低。

一張含有 桌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進一步觀察整個網路輿情對於兩議題的看法,調查期間關於WHA的討論共25107則留言、IPEF有9168則留言,在WHA相關內容中,網友普遍認為民進黨政府自欺欺人,聲量佔比高達33.54%,例如批評「執政黨暗爽結果?還是當騙子的執政黨」,也有10.73%的聲量認為,綠營執政是在賣台,指對外綠營為了選票販賣亡國感焦慮,「不這樣搞芒果乾要怎麼賣?」另外也有2.67%的留言認為美國只重視自身利益,如「美國只會白嫖」,僅有2.6%的留言認為不參加也罷:「92共識就是自我矮化,參加WHA還要中國同意,不是卑躬屈膝是什麼?」

在IPEF相關討論方面,多數認為無法加入經貿協定的事實,戳破了執政黨的謊言,批評「唾面自乾、喪事喜辦、民進黨面子鋼鐵般厚」聲量佔比最高,達10.28%,也有3.89%認為台灣被美國氣泡的留言,如「人家把我們當傻子、美國現經濟己撐不住了、只能用騙騙騙」。最後有2.19%的留言與提到進口萊豬卻進不了印太架構,譏諷「萊豬進得來,IPEF進不去,台灣發大財」。

WHA及IPEF兩個議題總共創造超過3萬則網友留言討論,數據顯示,不管是參加WHA還是加入IPEF,有高比例留言表達對這兩個外交挫敗的失望和悲觀情緒,網友將矛頭指向執政黨,其次為美國,一方面批評民進黨政府外交策略失敗、自欺欺人或故意誇大台美關係,另一方面也延續了阿富汗、俄烏戰爭等事件,表達了對美國模棱兩可的政策感到不信任和懷疑。

回顧過去,美國對台灣一直都維持「戰略模糊」的政策,避免明確表態如果中國對台動武美國會採取什麼行動,不過隨著美中的印太角力愈加白熱化,拜登接連在受訪時做出「承諾」,同時官方發言人再補充對台政策未改變,不少學者都認為,美方「戰略模糊」的策略可能逐漸走向「建設性清晰」,但美方這種作法也引發不少觀點認為,拜登是用口頭「失言」的方式,希望嚇阻中國武力威脅。

從網路數據觀察,民進黨政府在WHA會前大張旗鼓宣傳國際挺台聲浪,又頻頻釋出加入IPEF的樂觀態度,最終仍以失敗收場,引來網路大量質疑和批評,網友認為,執政黨過去不斷宣稱「台美關係史上最好」、「國際關係不斷進展」,儼然已淪為自欺欺人、自我陶醉的大內宣口號。

【圖文由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