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 | 新冠死亡人數造假?首任疾管局長張鴻仁斷言不可能 | 疫情

分享:

品觀點 | 新冠死亡人數造假?首任疾管局長張鴻仁斷言不可能 | 疫情

2022/06/10 18:56:27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

「陳時中防線」(死亡率萬分之10)被突破,台灣新冠死亡率達到萬分之10.5,加上有46%新冠死者在3天內亡,造成民眾對疫情惡化的恐慌。

首任疾管局長張鴻仁反問:「如果不管新冠,現在每天公布癌症、心臟病的死亡人數,民眾會覺得目前每日新增的新冠死亡人數高嗎?」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最新(2020年)台灣人十大死因,占死亡人數4成的癌症及心臟病死亡人數,每天平均是193人;而據OUR WORLD IN DATA 統計,截至6月9日,台灣7天平均日增新冠死亡人數是151人。

換言之,即使沒有新冠疫情,台灣每天還是有「正常死亡」,現在疫情發生後,我們要關心的是有沒有出現WHO所提示的「超額死亡」,也就是「能救卻沒有救到的人」。

對於外界質疑新冠死亡統計不確實、有假造,張鴻仁解釋,非疫情期間,一個癌症病人死亡,究竟是因癌症死亡,或是心肌梗塞,或是肺栓塞,其實並不重要;但在新冠疫情期間,台灣疾管機關根據WHO的認定規範,不管共病是什麼,只要有驗出新冠病毒,死因都判定為新冠。

因此面對媒體的質疑,張鴻仁認為,指揮中心可以講清楚;而且,台灣是一個民主法制國家,只要是在台灣死亡,其死亡紀錄絕對不可能被塗銷;新冠確實的死亡人數現在可能無法弄清楚,但年底一定會弄清楚,也就是算總帳的概念。

還有,年齡也是影響新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張鴻仁認為,要進行國際比較應該根據「年齡調整後死亡率」,像非洲國家小孩多、老人少,跟歐美日韓台剛好相反,比較起來,台灣的老年人比率偏高,連帶也拉高台灣新冠平均死亡率。

新加坡新冠死亡率低,張鴻仁認為,主要是因為新加坡有大量年輕移工。

但如果是台灣跟台灣比,有人就質疑今年的死亡人數和死亡率比去年同期高,有超額死亡的可能;但對照WHO公布的超額死亡率,截至4月30日疫情大爆發前,台灣的超額死亡率是負3.43%,換言之,由於台灣防疫成功,疫情期間的死亡率還比平常低。

根據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高志文團隊去年2月發表在《內科醫學誌》(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報告顯示,2020年台灣每十萬人口全死因死亡率為399.8人,明顯低於2019年的417.6人;2020年台灣每十萬人口肺炎及流感死亡率下降到48.7人,顯著低於2019年的56.8人,逆轉近幾年增長趨勢,為十年來最低。

高志文認為:「2020年顯著下降的肺炎及流感死亡率,有可能來自於全民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限制大型社交活動等各種防疫措施所產生的外溢效應。」

不過,台灣新冠死亡數在13天內翻倍、全球第2快,更有46%新冠死者在3天內亡,也顯示超額死亡可能即將發生。張鴻仁認為,要看5、6月的疫情發展情況。

不過,對於有46%新冠死者在3天內亡,張鴻仁還是認為,是警訊,指揮中心應盡快查明原因。

對於死亡率近期突然飆高,除了確診人數也飆高的原因外,王任賢認為,還有就是黑數,連陳時中都承認未通報的黑數是確診人數的2到3倍,但他估計可能高達4倍;即使快篩陽即確診,但因為確診通報後,既無病床也拿不到專用藥,很多人乾脆就不通報;他身邊就有醫生快篩確診,卻不通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