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川廢棄物暴增,疑是外送外帶多造成

分享:

淡水河川廢棄物暴增,疑是外送外帶多造成

2023/11/03 13:08:12文/記者 許怡雯
淡水河川廢棄物暴增,疑是外送外帶多造成

疫情三年時間,外送外帶比例升高,卻也造成一次性的廢棄物暴增。根據荒野保護協會、及富邦人壽共同發布「2023年淡水河川廢調查」,發現淡水河岸共有逾2萬袋垃圾,跟3年前相比暴增近1倍;其中垃圾集中在關渡大橋、蘆洲及社子島右側。荒野保護協會推測,可能是過去3年沒有颱風,加上新冠疫情期間外送、外帶比例升高,導致一次性廢棄物用量大增,而如此暴增的結果,危害人類生存環境。

據「2023年淡水河川廢調查」指出,淡水河岸計2萬4318袋垃圾,跟2020年調查的1萬2987袋相比,暴增近1倍;垃圾集中在關渡大橋、蘆洲及社子島右側。荒野保護協會指出,疫情下的產物一次性廢棄物暴增,恐怕是外送、外帶興起的副作用。加上少了颱風或豪雨沖刷,垃圾卡在紅樹林出不去,今年颱風把垃圾都沖出來了。

協會調查還發現,8成河川廢棄物集中在6%河岸,公部門應加強與私部門合作,把經費和人力配置在熱點區域,有效阻止川廢匯流入海,改善大台北生活水域環境。

另外,根據環境部統計全台一般廢棄物總量已年破千萬噸,其中防疫需求下所增加的塑膠製品、免洗餐具等使用,在民眾不經意棄置下進入河川。為掌握台灣河川廢棄物現況,時隔三年,荒野保護協會攜手富邦人壽與明志科技大學師生回到「川廢快篩調查計畫」的起始點─淡水河流域主河段,複查發現,隨著淨灘活動興起,出海口部分熱點垃圾量局部下降,反之河岸段垃圾量卻成長高達一倍,當中一次性飲食廢棄物更佔七成,因此再度聯手號召公私協力及全民響應,促進從源頭減塑、循環再利用等環保行動落實於日常。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騏廷表示,加強對川廢的監測與清理,不僅能維護與民眾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河川,更能有效從源頭減少海廢產生,荒野保護協會今年重回到川廢快篩調查計畫的源頭淡水河流域主河段,雖然整體垃圾量有所增加,但首次調查所公布部分川廢熱點,經公部門參考及清運後垃圾量明顯下降,顯見河川保育需要更緊密的公私協力合作方案。

除了公部門及社會團體的清理活動外,環保可以從在生活中「落實垃圾減量及分類」做起;環保署曾提出,若能將垃圾確實分類,不但可以大幅提昇資源物及廚餘的回收率、減少垃圾量,還能促進資源循環再利用。

有網友提到,在學校常看見打掃阿姨花許多時間,將學生們丟棄的垃圾重新分類,呼籲大家應多多體諒清潔人員,引來不少人留言表示認同,真心希望大家可以在丟垃圾之前分類一下、很簡單的一件事而已,飲料膜吸管丟一般、杯子回收真的沒很難。

其次,也有不少人建議用餐或購買食物時,以可重複使用的「環保餐具」取代用完就丟的免洗餐具和塑膠容器,不僅能減少垃圾量,安全衛生也更有保障。許多商家注意到這股趨勢,紛紛暨出「自備容器折五元」的優惠,或以環保餐具做為購物後的贈品吸引消費者;近期便有一群網友在社群上曬出自己愛用的環保杯款式,還推薦「愛喝飲料的人一定要買」,不僅能做環保、還能省下一筆生活開銷,一舉兩得。

另一方面,「自備購物袋」也是討論度頗高的環保好習慣,就有網友分享自從政府宣布限塑政策、許多商家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後,自己便開始培養隨身攜帶購物袋的習慣,引來其他網友贊同「我也會自備購物袋!或是直接帶走不用塑膠袋裝」,還有人提議不一定要專程購買購物用環保袋,「把現有的塑膠袋摺好、重複使用」也是一種環保的做法。

相關新聞